《中国评论》月刊八月号发表社论《后ECFA时代两岸关系如何稳步前行》,社论指出:“当前摆在两岸学界和政策部门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共同构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两岸论述,这个新论述应该能够满足"一中共表"的要求。唯有"一中共表",方能建立起共同认同,方能使两岸真正成为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方能取得两岸论述的话语权,形成合力,化解包括反对势力在内的大多数台湾民众的疑虑,为两岸未来的政治谈判奠定基础。”
文章摘编如下:
6月29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代表海峡两岸正式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随着ECFA的签署,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也将诞生,两岸经济的制度性合作机制已经确立,这是马英九敢于大声宣告将为台湾开启“黄金十年”的底气与最大保障之所在,也是两岸迈向全面合作、建立命运共同体打下的重要支柱。
ECFA的诞生,是两岸60年来首次战略合作之产物。正如学者所言,ECFA不仅仅是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协议,更是牵动东亚乃至世界经济体系调整的一件大事。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的“集聚效应”学说,当大中华经济圈成形后,周边外围的经济体将随之调整,形成一个非常大的集聚效应。这种集聚效应的出现,将极大地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一个新中心,其意义远远大于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其内容也远远超过了两岸互利互补的格局。具有这样的影响和意义之合作,堪称“战略合作”。
ECFA的效应,显然不仅局限在经济范畴,它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影响是巨大的。ECFA一签署,立即成为全球主要媒体的重大新闻和舆论焦点;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组织与国家等纷纷给予好评。在众多的评论中,突出地表示这是“历史性的成就,也是两岸的政治胜利”;显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台海地区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
后ECFA时代,两岸关系如何进一步发展?有学者提出,既然“先经”的目标已经达成,是否可以进入“后政”的阶段了?我们认为,目前还不宜立即进入两岸政治谈判阶段。理由是:
其一,两岸步入和平发展阶段仅仅两年,和平发展还在耕耘播种期,距离收获还需一段时期,两岸民众、特别是岛内民众现在仅是享受和平、和谐的环境,还没来得及充分品尝和分享和平发展的果实。由于李、扁在台湾十余年的恶性执政,造成台湾普罗大众的实际收入持续下跌,失业率高企不下,民众痛苦指数不断攀升。而马当局上台后,碰上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出口导向型的台湾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加之执政后的一些缺失,有违民众的期望;再次是ECFA的意义与作用没有向民众讲透,结果被反对党扣上“图利大财团,罔顾基层民众”的帽子,百口难辩,唯有默默耕耘,等待经济收获期的到来,让事实戳穿谎言。而这一切均需时间。
其二,对于大陆提出的和平发展政策,大多数台湾民众包括相当部分的政府官员、社会精英等还在观望中。毕竟两岸分离超过60年,加之台湾地小体薄,总体实力远远比不上大陆,因此,需要时间来逐步累积互信,化解敌对意识,打消台湾民众对和平发展政策是否权益之计的疑虑。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两岸学界及政策部门尚未就政治谈判做好理论与思想、政策上的准备。台湾在“台独”政客十余年统治操弄下,民众的民族认同已有所损害,如果不能消除这种认同危机隐患,台湾仍有分裂势力上台的可能,仍有在“台独”政客煽动下打破族群和谐、制造社会动荡、破坏两岸和平的可能。
因此,当前摆在两岸学界和政策部门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共同构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两岸论述,这个新论述应该能够满足“一中共表”的要求。唯有“一中共表”,方能建立起共同认同,方能使两岸真正成为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方能取得两岸论述的话语权,形成合力,化解包括反对势力在内的大多数台湾民众的疑虑,为两岸未来的政治谈判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两岸学界和政策部门应广泛听取朝野各界的意见及对方意见,通过理性思辨,反复沟通探讨,相互说服妥协,求取最大的公约数,达成“一中共表”的新论述。这样也就避免了因准备不足,仓促上阵而造成的两岸谈判冲突及与之带来的政治危机。也唯如此,两岸才能通过谈判的方式取得共识,达成和平协议,为民众造福。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李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