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换血”莫搞成 “贫血”(图)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09月09日06:17

  交锋

  背景新闻

  9月8日《广州日报》报道,新学期伊始,各地语文教材“大换血”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在网上贴出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过秦论》、《药》、《阿Q正传》、《背影》等赫然在列。因为鲁迅作品被删得最多,这又被戏称为“鲁迅大撤退”。

  付业兴/图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名篇之所以充满魅力,是因为这些经典名篇能够传达给读者尤其是中学生们以独特的东西,能够让学生长时间地回味、体会或感受,这也是一些人为什么对那些经典课文感到亲切并深深怀念的主要原因。可以说,这些课文以其深刻的人文内涵和思想内涵、丰富的表达手法和独特的词汇句段组合形式,无可替代地融进了中学语文教材体系之中,构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学生汲取语文养料的丰盈“血液”,而现在,语文教材要“大换血”了,这就意味着,几代中学生获取语文养料的方式和渠道从此产生了改变,他们能从新添加的课文中获得应有的东西吗?

  不可否认,替换后的这些课文也都是名篇佳作,但它们能否像过去那些经典那样给中学生提供充足的语文养料,也还是个未知数。毕竟,这些课文所提供的“养分”可能不见得像过去那些经典那样全面丰富,它们在语文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尚需教学实践的检验。匆匆忙忙地用这些课文来取代几代人心中的经典,未必算得上明智。

  这些年,“去鲁迅化”的所谓语文教材改革之所以尘嚣甚上,以至于最终得逞所愿,有这么几点原因:一是认为这些作品“不合时宜”,不能与时俱进;二是觉得鲁迅作品较为艰涩,讲起来费力不讨好;三是认为,教材改革就是求新,就是要变脸,而变脸就是要换课文——这显然是一种机械僵化的教材改革思维。其实,语文教材改革的关键不在于变换篇目,而在于改革教材编排的体例和讲授方式,在于能够与时俱进地赋予那些传统的经典课文以新的内容。

  其实,语文教材并非不能“大换血”,只是,“大换血”的前提是应该保证新旧“血液”不能出现排异反应,不能为“换血”而“换血”,不能因为这种“换血”而造成语文教材的“贫血”。(辛木)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