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兵场上,冲锋陷阵出奇制胜;训练场上,不让须眉勇折桂冠。兰州军区某通信团一营无线连班长杜彦秋(详细事迹见本报7月8日一版通讯《铿锵玫瑰绽放演兵场》)敢打仗、能打仗的事迹再一次说明:战场不分性别。
信息化条件下,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重要因素。这为女军人克服生理上的先天不足、扬威战场提供了广阔空间。正如以色列女将军阿密拉所言:“今日战场已经不再运用大量的重型武器,也很少面对面地厮杀搏斗,而是大量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这样一来,女性就可以和男性一争高低了!”
千百年来,中国女性在军队中不曾缺位。《明史》中对战功卓著的将军秦良玉有如此记载:“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态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若不是一句“仪态娴雅”透露了端倪,很难想像这位戎马40余载的抗清名将竟是女性。花木兰、穆桂英的精忠报国,赵一曼、江竹筠的大义英勇,新中国第一代女坦克手、女高射炮兵闯进男性世界的空前之举,这一切不会随硝烟散去而身影模糊。
信息化给了女性更广阔的天地,我军女性已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从擒拿格斗、潜伏捕俘、抢滩登陆样样不逊色的“海上精兵劲旅”女子两栖陆战队,令歹徒闻风丧胆的“反恐尖兵”女子特警队,到技艺精湛、秒米不差的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从新中国首位装甲团女副团长张可从容调度金戈铁马,到航空兵师女师长程晓健引领群鹰“扶摇直上九万里”,女军人的阵地并不局限于舞台、讲台、机房、医院,更在演兵场、在战斗班排。
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战场上,处处活跃着女军人冲锋陷阵的亮丽身影。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的最前沿,女军人翻越断崖峭壁,争分夺秒,送去生的希望。在亚丁湾护航的“流动国土”上,女军人和男性战友们一道劈波斩浪,履行使命。在苏丹、黎巴嫩、刚果(金)和海地恶劣的条件下,女军人庄严履行一个大国对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奥运安保、国庆阅兵,女军人以自信潇洒、光彩夺目形象完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女性能融入战争领域的各个纵深,日益赢得尊重和信任,与自身努力密不可分。可以预言: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女性将褪去特殊风景的光环,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成为钢铁长城的坚实力量。
(作者单位:广州军区档案馆 )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