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村农贸市场。金原子摄 |
包装上市的大白菜。 |
来源:南宁日报
菜价是怎样炼成的
10月2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份以及第三季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6%,其中备受关注的居民消费价格CPI在9月份同比上涨3.6%。为了抑制通胀,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5个百分点。
而CPI升高的背后,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农产品价格在悄悄地提升,大白菜、菜心等老百姓食用较多的蔬菜价格走向,更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
菜农,菜商,市场,市民;在蔬菜供销链中,菜价反映着其中的劳动价值和供求关系。记者昨日来到南宁市远近郊菜地和市区批发零售市场采访,了解蔬菜从生产到批发到零售的环节,探寻蔬菜的定价机制。
1 蔬菜得价菜农收入增加
在吴圩镇一队,记者看到一块块的菜地长着不同的蔬菜。正在地里收甜白菜的玉阿姨向记者介绍说,现在甜白菜1元钱左右1斤,收一次全部卖完的话可得120元左右。旁边好几个菜农也围过来诉说自己的心得,种菜很辛苦,挑水浇地,施肥,每天都要搞田间护理;收获的时候,如果菜多,半夜一点就要下地割菜,村路不好走,3点多就要挑菜去市场卖给收菜的老板。光靠自身勤快还不行,种植蔬菜要有水,天旱缺水菜长不起来,雨水多又是灾难,碰上一场大雨,菜很快就烂死光了,心血全泡汤。
特别是叶菜难保存,隔一个晚上就蔫了,菜卖不完只能喂鸡喂猪,亏损就大了。算算种植的成本,劳力的成本,生活的成本,种菜赚不到多少钱。“你们城里人领工资,物价涨了得加工资,我们农民的所有经济来源就靠种地了,当然希望菜卖得贵一点,得价啦。”菜农杨伯笑着说。
在菜地附近的旧市场,记者看到菜农席地摆摊,记者问菜农:你的菜得价吗?菜农笑答:不亏本吧。
永红村是吴圩镇蔬菜种植大村,那里的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村委主任梁治深。梁主任介绍说,永红村适合种菜的地有2000多亩,村里主要种植菜心和大白菜、卷筒青;每年可以种满5造;菜心亩产2500公斤左右,大白菜亩产4500公斤左右;现在是菜心上市季节,早上4点钟老板来收菜,每天大约有200户菜农供菜,总量在4000公斤以上;卷筒青要到明年一二月才有上市。关于菜价,梁主任告诉记者,近期老板来收菜,菜心最高到4元/公斤,菜农对收菜价还比较认可;一年之中菜价涨跌交替,菜农当然希望得价啦,这样种菜再辛苦,也有积极性,收入有保障,生活就有改善。
南宁市邕宁区今年的秋冬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0000亩,是离城区较近的蔬菜种植基地。昨日,有着多年蔬菜种植管理经验的邕宁县农业服务中心经作站林其昌站长告诉记者,目前已达到收购标准的秋种大白菜的收购价格为1.6元/公斤,菜心4.0元/公斤,韭菜3.6元/公斤,香葱7.0元/公斤。
林站长告诉记者,今年蔬菜行情很好,价格是近几年来最高的,收购价格平均都上涨了30%左右。“今年邕宁区主打种植的蔬菜,如秋种大白菜种植面积近8000亩,菜心种植面积近3000亩,韭菜种植面积为1000亩,香葱种植面积为1200亩左右,蔬菜总种植面积与去年85000亩相比提升了5%,而单亩产量与去年的1250公斤基本持平。”林站长告诉记者,10月邕宁蔬菜收购价格与6至8月相比提升了30%,减掉因农药价格上涨等支出,菜农收入增加20%左右。
谈到导致本地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林站长分析,这是由于今年邕宁蔬菜外销量较大,外地客商大量采购本地蔬菜导致蔬菜收购价格提高,这也直接导致本地蔬菜在农贸市场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0%以上。
2 流通环节涨幅随行就市
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是我市最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市区的蔬菜供应绝大部分都源于此。
昨日,记者来到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在“青菜区”,记者探问冬季市民餐桌上最常见的大白菜,发现价格已达到了2.0元/公斤。在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从事蔬菜批发近5年的黄先生说,今年的蔬菜和去年同期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目前的这个价格可能还要再持续一段时间。记者在青菜区转了一圈,黄瓜4元/公斤,菜心5元/公斤,比农田收购价提高了0.5元至1元/公斤不等。其他的如青椒1.5元至1.7元/公斤,西红柿3.6元至4元/公斤,茄子1.2元至1.4元/公斤……低于1元钱的青菜几乎看不到了。
而位于江南区的淡村农贸市场是我市城区交易量最大的蔬菜零售市场,早上4点钟,就有菜商开始收菜卖菜。记者看到,很多面包车运来苦瓜、豆角、茄子、叶菜、玉米、胡萝卜等蔬菜,有的直接卸到市场的地摊上一边卖一边批发,有的卸到另外的车上拉到其他小市场卖。大大小小菜商忙碌着把自己买下的菜尽快流转出去。
在淡村市场里租有一个固定摊位的安徽籍赵老板,为人热情,他说:“我以做批发的生意为主,也有一小部分在自己的摊点卖。我有一辆小面包车,平时一早我就到附近的地里收菜,吴圩、苏圩、沙井、江西、五里亭都去,跑一次要花近20升油。我们菜商在城市里生活,生活成本高,汽油费、摊租费要付,而卖菜的收入时多时少,还要承担批发不出去的风险。例如菜心,批发出去要比买回的价钱贵出5角钱左右,市民买的价格就在2.5元到3元,最后一层菜商风险比较大,他2元买的菜3元卖出去,赚1元钱,降价,就少赚点,直到卖不出去,他亏2元。卖叶菜不好搞,不能过夜。我一般是别人跟我订菜,我收了菜就直接送过去。我这里存放的都不是叶菜。”赵老板说:“现在本地菜价上涨基本上是种菜成本推动,外地菜数量也对本地菜价有影响,有时会压低本地菜价,有时会带涨本地菜价,碰上菜源少,求大于供,菜价才会涨得猛。”
晚上9点,正在收铺的玉林人陈女士专卖生姜、大蒜。问及“蒜你狠”“姜你军”,她说:“生姜、大蒜涨价后,我们的利润也没有增加。进价高就卖价高,来买的人少了,一次卖一点,过去一天卖一百多斤,现在一天卖三四十斤,不好卖,利润没有以前多。我租住在淡村,每天早上4点就要到摊位了,旁边卖茄子的3点就要来到摊位,一直守到晚上八九点才得回家。我现在要运一大袋蒜头回家剥皮,明天剥皮的蒜头才卖得出去,一天才得睡4个小时。”记者发现,从地头到餐桌,蔬菜价格一路上升。比如菜心在地头上是4.0元/公斤,最终零售价6.0元/公斤,涨幅50%;大白菜在地头是1.6元/公斤,最终零售价为3.2元/公斤涨幅100%;韭菜地头收购价是3.6元/公斤,最终零售价是6.0元/公斤,涨幅40%;香葱地头收购价为7.0元/公斤,最终零售价为10.0元/公斤,涨幅为30%。一位经营小区净菜店的宋女士告诉记者,与农贸市场相比,小区蔬菜店里的蔬菜价格涨幅会再增加10%左右。
3 面对高菜价市民精打细算
记者在津头市场观察到,年轻的上班族对菜价上涨不太介意,看到爱吃的菜就直接称重,付钱,走人;中老年人对菜价上涨比较在意,常常在市场里转几圈,货比三家后再讨一点价才肯付钱,嘴里还不忘抱怨几句菜价真高。
正在选菜心的刘阿姨说:“青菜比去年贵了,2元钱1斤以下的青菜很少见了。对我们这些企业退休的工人来说,没有办法,只能少吃一点了,或者傍晚才去买菜,价格比早上低,虽然菜没有那么新鲜,但可以省点钱。以前,洗菜的时候看到叶子上被虫咬了一点的都不要,现在就不能轻易丢掉了。还要教育小孩,不要浪费,青菜贵了,不吃完倒掉很可惜。”去超市里选购蔬菜的市民也增加了,记者在利客隆超市看到,很多市民为了买到新鲜特价的蔬菜,超市还没开门就去门口排队了。“超市直接从菜商那里大量批发,价格和市场里差不多,而且超市环境好,还有会员卡积分返利的活动,我比较喜欢到超市买菜。遇到特价活动,超市蔬菜的价格比外面市场的还低。”莫阿姨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 不断攀高的菜价,市民反映强烈。市民陈女士在埌西农贸市场只买了一点菜心和西红柿,她说:“现在这菜每公斤动不动就要六七元钱,买上几样菜就要二三十元,真是很心疼。要是光自己吃,我会只买便宜的,但因为家里有孩子,所以再贵也要买。”市民刘阿姨在西乡塘农贸市场里只买了一块冬瓜和三个西红柿,老人说原来菜便宜的时候,西红柿总是一次买上几斤,现在菜贵了,买一点够吃就行了。
记者在新民路附近的一个农贸市场碰到了前来买菜的市民李阿姨,她对记者说:“最近的菜价与前段时间相比是有所下降,但上涨1元只用一天时间,再要降一元就遥遥无期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长期从事农产品生产及流通的邕宁县农业服务中心经作站林其昌站长分析认为,这与农产品的流通方式相关,“从‘菜园’到‘菜篮’往往要经历菜农—菜贩—批发市场—零售—消费者这些环节,每道环节为了保证自身利润,涨价及时、降价却滞后。每道环节都想利润最大化,自然就涨起来快,降下来慢。”对于近几个月菜价走高的形势,据业内人士分析,蔬菜价格上涨最基本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种植面积减少,二是气候条件不利。
他说现在蔬菜是全国一盘棋,南北方、各省市是相互关联的,就面积而言,全国蔬菜种植规模一直在下滑,从2005年到2009年,全国蔬菜价格每年都以20%的比例上涨。今年之所以上涨较多,主要原因是夏季涝灾造成减产,再就是近期的低温天气又限制了蔬菜的生长,所以夏季以来菜价逐渐上扬。
此外,除社会总物价水平在上升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蔬菜生产成本在节节攀升。在邕宁区有蔬菜种植户给记者算了笔账,今年以来,种子、化肥、农药的价格也上涨很快,整个成本比去年提高了10%以上。
面对高菜价,市民表示现在的菜价的确太高,虽然心理上难以接受,但该买的还是要买,不能因为菜贵一点就影响生活质量,生活开支可以在其他方面缩减。
本报记者朱晓琳见习记者金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