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王茜、黄小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4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表示,申遗成功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中医针灸申遗成功接下来的路要走好。
吴刚认为,接下来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需要不同领域的战略家与领域专家的共同探讨,开展文化建设和保护研究。同时也加大科学研究,鼓励理论和医术的创新,以科学研究带动与落实有关中医针灸文化遗产的保护计划,促进中医针灸各项事业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医针灸这一宝贵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国家中医药局在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申报工作,并于2008年9月以“中医”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因申报规则的具体要求,2009年10月改为“中医针灸”申报。
今年5月,我国的申报通过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附属机构评审;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中医针灸”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理论认为,刺激经络可以促进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以恢复健康。针刺是根据人体的不同状态选择适宜的针具刺激特定的穴位;灸法通常分为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种,用艾炷接触穴位灸灼,或用艾条并与体表保持一定距离热薰穴位。
吴刚表示,国家中医药局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履行缔约国责任,强化对该遗产保护的政策保障力度。相信中医针灸在全社会的认知度将会进一步提升,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交流更为增强,并在更大范围得到传承和发展,为全人类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