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1277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但你也许不知,早在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曾做过南水北调的尝试,这就是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境内的襄汉漕渠。而当年使该漕渠工程搁浅的方城垭口,也在沉睡千年之后,苏醒了过来。
前不久,我们“南水北调中线行”采风团一行来到方城县,探访襄汉漕渠故道,感受方城垭口的神奇。
古代南水北调工程的最早尝试
从方城县城向东南行3公里,沿着一条平整的水泥路来到券桥乡西八里沟自然村,沿途看到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沟两边栽满了杨树。方城县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翟大树告诉我们,这就是襄汉漕渠了。
“襄”为古襄邑城(今睢县)的简称,“汉”指汉水。《宋史》中对襄汉漕渠的开凿有明确记载。赵匡胤定都汴京(今开封)后,为“广军储,实京邑”,解决军队吃粮问题,首先疏浚了汴河、蔡河等河流,把漕运视为经济命脉。当时的汴河,是连接黄河、淮河和长江的主要内河航道,但只能解决长江下游的粮食和物资运输,而长江中上游和汉江、湘江一带的粮食物资,必须绕道江淮由运河转运京都,十分不便。
十余年后,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继位。“两浙既献地,岁运米四万石”,漕运更加重要。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正月,西京转运使程能上书,提出自南阳下向口(今南阳夏饷铺一带)筑坝置堰,拦截白河引水北上,越过方城垭口,经石塘、沙河、蔡河、睢水,抵达京师汴京,与南方的湘潭漕渠连贯起来,解决南方粮物北运京师之急需。赵光义采纳程能建议,下诏征发民工及官兵10万人,施工月余,浚渠百余里,经博望、罗渠、少柘山(今二龙山),抵达方城县城东西八里沟一带。然而在方城垭口,由于地势渐高而水不能至。适逢白河上游连降暴雨,石堰冲毁,漕渠开挖就此停止。公元988年,赵光义决定再次开凿襄汉漕渠,引白河水北上,但终因地势悬绝而最终搁浅。从此以后,这段由白河至八里沟的百余里襄汉漕渠便沉寂在历史的风尘中。
翟大树说,襄汉漕渠可谓我国古代南水北调工程的最早尝试,也为今天的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借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相关专家多次来这里考察,最终确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方城段的走向与宋代襄汉漕渠的走向基本一致,两者相距约100米。为保护襄汉漕渠遗迹,1985年10月,方城县人民政府将襄汉漕渠沙山段、二龙山段、东八里沟段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鸭河口水库二分干渠大赵至杜洼段、郁庄至二龙山段,正是利用了襄汉漕渠故道,浇灌着全县大片良田。
守望千年的方城垭口
自西八里沟向北,穿过鲁姚公路,行驶1公里多便来到方城垭口。站在山岗上向东北方向远远望去,垭口区域视野开阔,道路、河沟、房屋、树木尽收眼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垭口穿过,渠线已做了加密围挡。
方城县位于南阳盆地东北缘,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分界线,县境东北部因伏牛山余脉和桐柏山余脉连接处山地突然沉陷,形成东北窄、西南宽的喇叭状地堑。“五界一口”的特殊地理位置,使方城“南襟湘汉,北引河洛,东挟江淮,西胁武关”,自古以来就是中原要冲,通往全国的咽喉。尤其是方城垭口,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20公里,两侧地面高程达200米以上,垭口处仅为146米,为地跨长江、淮河流域的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线工程渠底高程为129米,渠水要穿过长江与淮河之间的方城,只需在方城垭口处开挖17米深的明渠,就可以从这里滔滔北流达淮河流域,沿黄淮海平原北流入北京。
“渠线经过方城垭口,既不需要泵站提水,又不需要挖掘隧洞,既科学又经济。若不是方城垭口,再从其他地段经过江淮分水岭,将会增加许多工程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翟大树说。
未来的生态旅游水利观光带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方城垭口东4公里的德云山风力发电厂,随风转动的巨型风车、烟波浩淼的望花湖与方城垭口交相辉映,让人心旷神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仅是一项恢弘壮观的水利工程,未来也将是一条生态旅游水利观光带。方城县文化旅游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白振国告诉我们,县里已规划打造“南水北调方城垭口风景区”,并编制了《南水北调方城垭口风景区整体策划方案》,这个风景区一旦建成,将能带动方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规划中的方城垭口风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跨二郎庙、城关、券桥3乡镇,毗邻望花湖风景区、大乘山省级森林公园,并规划修复1公里的“襄汉漕渠”遗址,建设“南水北调观光塔”和“南水北调展览馆”等景观性建筑。在南水北调方城段动工后的3—5年内,方城垭口水利风景区将打造成集水利观景游、能源工业游、农业生态游、休闲度假游于一体的4A级景区。届时,游客登临高塔之上,北望伏牛青山叠翠,南望湖水碧波荡漾,西看清流雾中奔涌,东看长渠岚里缥缈,南水北调碧水奔流北上的壮观景象也能尽收眼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孟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