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跑两会”——《财政阳光惠三农》
主编:庄严 编导:丁高波、李想、张姝 摄像:李慧、景延
大家好,今天又到了两会召开的日子,我也再次上路了,带着大家的建议和心愿。今年两会上我觉得大家的这份期许格外珍重。中国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历经考验,完满收官。当中国经济稳步前行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也发生着很多变化。回顾过去这五年,保障房、新医改、教育公平、低碳经济、农民增收,这些带着“十一五”特征的名词,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来自春天的温暖。接下来五年,我们距离全面小康社会将越来越近,这段路上还会有许多值得期待的风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大民生投入,方方面面的努力最终都将推高我们的幸福指数。站在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上,今年的两会更多了些继往开来的意味。过去五年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开启未来五年的梦想提供了哪些钥匙?今年两会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同的感受呢?
小丫:今天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开幕了,小丫跑两会已经和大家跑了十个年头了,那么从今天开始,仍然要和委员、代表以及我们的观众朋友们一起去关注民生问题。我记得,在去年采访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刘志忠的时候,他就说到委员们非常关注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那么从2003年到2010年这7年时间当中,委员们提交了超过33957份有关三农问题的提案,这个比例是占整个提案的35%,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开局之年,委员们对于三农问题有着怎样的新思路、新建议呢?本届政协的提案组就设在里面,我现在就来到了全国政协办公大楼,我们一起去看看今年委员们都有哪些关注三农问题的提案。
小丫:刘局长,您好您好!
刘局长:小丫,你好!
小丫:打扰了!今天是政协开幕,目前收到的提案都有多少啊?
刘局长:今天是开幕的第一天,但是委员们从开幕前很早就开始提交提案了,到今天为止,已经收到提案将近1000件了。
小丫:我们今天特别关注农业,这个其中关注农业有多少提案呢?
刘局长:从目前收到的提案来看,关注到农业农林这方面的有近百件。这个比例和以往历次会议总体的比例是差不多的。
刘晓冰告诉我,根据提案处理工作规范,一份提案首先要就其涉及的问题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关键字进一步细分;提交初审、复审;在3月底的提案交办会上,本届政协会议上收集到的所有提案将正式转交给国家170多个承办提案的部门和单位。
刘局长:我们这几位同志就是负责初审涉及到农业、农林方面的提案的,这是从国家林业局借调来的,这位同志是农业部,你看都是相应的职能部门,这样就是保证委员的提案能够尽快得到处理。
小丫:在这里呢,我看见了一份不太一样的提案,议政广场的E提案,在这里头有30份的提案,它不是来自委员它是来自于各个阶层各个岗位的普通百姓。
刘局长:第一次通过人民网,人民网把他们强国论坛里网民,关注的30个问题,整理汇编,整理汇编之后也是印发给全体委员,这样主要是帮助委员更好地了解网民在关注什么,希望政协委员能够推动什么,帮助他们呼吁什么,更好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
小丫:翻开这本“E提案”,一篇篇网民们精心编写的提案历历在目。而我注意到,前面四篇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提案。看来大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对于“十二五”规划的期盼已经是跃然纸上。
如果说“十一五”期间,谁的幸福指数提升最快?我想很多农民朋友都会把手举得高高的。过去五年,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人均年收入先后跨上4000元和5000元两道台阶,已经接近6000元。而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也顺利启动。千百年来,农民第一次过上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生活,他们住有所居的梦想又能否实现呢?两会之前,我到贵州农村走访了几个农户。
小丫:今天我是来到了贵阳市附近的小壁乡的甘庄村,在这个村子里一共有350多户人家,政府就根据不同的房屋的危险的程度,划分了三个危房的等级,都会逐次、逐批地进行改造,进行的方式是这个住户自筹资金以及政府补贴两者结合的方式。
夏长珍带我来到了她去年刚刚搬进的新家,这是一栋很漂亮的两层小楼。门口是一个院子,院子外就是一大片油菜地。
小丫:哇,真漂亮。你家好干净啊。这还有个桌布。
大姐:这是电磁炉,到冬天冷得很,拿来烤火。
小丫:插电的是吧?
大姐:插电。
小丫:其实是一个冬天取暖烤火用的,因为西南这个地方平均温度倒不是很低,但是冷起来的时候特别冷。特别冷,下雪,下雨。
大姐:也是政策好,我们盖的这个房子,住得比较舒服。
小丫:大姐说现在政策好,得到这个房子住着,心里很舒坦,真的很舒坦,我看着这个很舒坦。
大姐:这是过年做的香肠。
小丫:是你自己做的?
大姐:自己做的。
小丫:这是酱肉?
大姐:这是酱肉。
小丫:你手艺真好,很香。
小丫:在大姐院子旁,我看到了用石板堆砌起来的房顶。大姐说这就是他们家的老房子。
大姐:漏得很。
小丫:哦,漏得很。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大姐说得漏。
小丫:这个等于是石板把做成它的屋顶是吗?
大姐:嗯。
小丫:大姐,它一般漏掉是怎么呢,就是雨水从这个缝里渗进去是吧?
大姐:你看这些,都顺着漏下去。
小丫:那住在里边是不是一刮风、一下雨是不是都觉得特别不舒服?
大姐:怕,有时候怕石头下去打到人。
大姐告诉我,这里就是他们从前住的地方,现在都堆着杂物,之前住在这里既透风又漏雨,还有垮塌的危险,但是苦于没有钱重修,只能勉强居住。
大姐:就是没有钱修,主要是上面政府补助才住上这样的房子
大姐说,2009年他们家的老房子被鉴定为危房,政府补贴了5000块钱,村里还提供了担保贷款,加上自己凑点,总算盖起了这二层楼的新房,要不是政府扶持,她今天不可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就在她家隔壁,一栋看上去非常老旧的石板房引起了我的注意。
小丫:这也是非常典型的西南特色,有一个台阶,然后上来。这是七十年代修的。这是您的什么人修的呢?
村民:这是我爷爷修的。
小丫:哦,爷爷修的。
小丫: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屋子里是看到了外面的阳光,漏着阳光,但是在大风天和下雨天就会这些地方就是漏风和漏雨的地方,确实是这样。
小丫:站在这个二层楼上看这个石板的屋顶,就觉得更真切了,缝隙很大,我从这仔细看,这个不要说下雨漏雨了,我觉得刮点沙子全部筛下来了。
小丫:有没有打算像你那个邻居那样,重新完全盖一个新的房。
村民:想盖,想盖现在没钱。
小丫:自己还要出资一部分,但是这个规定是最近国家也有一些补贴?
村民:有,我们重新修的话,大队肯定要补助的。
小丫:大概什么时候?
村民:可能下半年。
小丫:下半年,下次我们来参观你的新房。
小丫:看过这两户人家之后,我在他们的门口看到了这样一块牌子,这是甘庄村55号,在它的旁边还有一块牌子改造户,贵阳市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随着今年十二五规划的开启,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政府的重视,这块牌子我想对于政府来说是一份承诺,同时也是一份时间表,一个计划表,对于住在这个屋子里的村民来说,这块牌子会成为他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一份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的期待。
乡长:这个乡里面07年就调查,有258户,已经改造了190多户,因为还有50多户是报给市里面,建设局专门有一个危改鉴定一个中心来鉴定以后,还不属于危房,留到下一步,现在我们已经167户的属于危房的已经都改造完了,这一部分属于新增的,以后逐步变为过渡的危房、老房,有条件的我们引导他自己修建新居,没条件的就逐步列入危改,全部改造完。
小丫:客观地说,甘庄村的这些危旧房在整个贵州省相比不算是特别危旧的,不算是特别差的,全省范围来说还有很多这样的危旧住房。这个改造危旧住房的工程其实也一直都在进行着,从来没有间断。
这里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的协和乡杨柳村,一栋栋白墙黑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山脚或是地头上,来到这里,如同走进一幅美丽的图画。听乡亲说,这里是一个刚刚完成危房改造的苗族寨子。路边这栋两层楼,是村民王开林的新家,昨天才刚刚搬进来,家里还有来喝乔迁喜酒的客人。
王开林妻子:如果不给我们补助这两万块钱,我们这个房子盖不起来,感谢政府。
王开林说,这栋房子是他和他弟弟一起盖的,总共花了6万多块钱,而他们家年收入只有五六千块钱,6万块钱对于他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去年,多亏政府补助了他们2万块,并且在村里担保下帮他又借了几万多块钱的贷款,终于把这房子盖了起来。
王开林:压力倒是有些,但是也是很高兴的,这个贷款就是打工养猪养牛这方面想点办法,把贷款还了。
因为老房子已经拆除,只能通过这张照片看到王开林家曾经的泥巴房。在村头,我们碰到了一位名叫周学芬的苗族大妈。大妈给我们唱了一首她即兴编的苗族歌谣。
土墙房子歪歪倒
后来下雨塌下来
出门又怕无处住
进屋又怕倒下来
危房改造苗寨里
各级领导来扶贫
头上盖的琉璃瓦
脚下住的开心人
大妈告诉我,因为经济比较困难,他们家盖的房子都是政府出的钱。这里就是大妈家没拆完的老房子,现在已经变成了他家的牛圈。
协和乡乡长 高英军
高英军:以前这个寨子都有老百姓居住的都是茅草房,土坯房,群众的生产生活特别困难,特别危险。从2009年到2010年我们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后,通过老百姓自己筹一部分款,政府引导,投资建房,先把村庄给规划起来,把老百姓拆除旧房,盖新房,就是以前通过农村危房改造以后,我们整个寨子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高乡长告诉我们,这个苗族村寨总共71户危房,现在都全部改造完毕。现在的这座苗族村寨,不仅路宽了,房子漂亮了,老百姓的生活也更加有了奔头。
高英军:以前老百姓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信心,总觉得我们在这个地方生存条件也挺困难,说句实话,当地村民都不愿意在这里住,因为长期在这里住,找媳妇都成问题,改房了以后,好像后顾之忧没有了,就集中精力抓发展。
贵州是全国第一个农村危房改造的试点省份,从2008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到2010年底,贵州省已完成60.1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目前还有130多万户危房需要改造。
小丫:贵州省政府有这样一个承诺,就是在2014年底之前,要把全省范围当中普查出来(剩下)的130多万户的危旧住房通通进行改造,这就意味着在2015年新春来临的时候,这些所有的(剩下的)130多万户的村民都能够搬进新房。
这里是黔西县洪水乡的解放村,2009年底,在政府危房改造资金支持下,村民苏国全拆掉透风漏雨的泥巴房,盖了一栋两层小楼。不仅住房条件改善了,苏国全还在新房里办起了农家乐,过去打工一年最多挣个一两万块钱,如今农家乐一年就有10来万的收入。
村民 苏国民
苏国全:这就是上面的政策好,大家政策等于说农村的改变大了,我们老百姓亲身感受还是可以,都是,国家的政策得到实惠。
苏国全说,全村危房改造后,路通了,村子也变得干净、漂亮,村里现在搞农家乐的有上十家,日子越过越好了。
苏国全:现在大家都不打工了,大家都回来干了。因为这有发展前途。
从破旧的危房搬到漂亮的新家,贵州这些农民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生活从此有了盼头。其实,实现这样的转变,对贵州来说并不容易。俗话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地质环境复杂,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很重。这个经济上并不富裕的省份怎么完成既定目标呢?
两会第一天,我们来关注贵州农村危房改造的最新进展。作为全国第一个农村危房改造的试点省份,贵州许多农民在政府出资帮助下,盖起了又安全又敞亮的新房。在这份破天荒头一遭的幸运背后,都有哪些故事?我也专访了贵州省委书记粟战书。
小丫:我知道2008年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就亲自批示要求贵州要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的这样一个工程,我知道这些年,这个改造工程一直都在进行着,目前您所了解的一个状况是怎样的?
栗战书:党中央、国务院,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人民的住房条件非常关心,你刚才说的很对,是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批示的,5月19号是全国哀悼日,哀悼汶川地震遇难的同胞。就在这一天,胡锦涛总书记批示,要把贵州农村危旧房的改造,列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的试点省,全面启动。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有4000多万人,这里山川秀丽、民族众多、资源富集。但同时,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这里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很多的农村百姓居住在偏远的山区、高寒地区,生活居住条件还比较艰苦。栗书记告诉我,胡锦涛总书记在那样困难的时刻,还时刻惦记着贵州的老百姓,这让他们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
栗战书:原来定的,想8年的时间改造完,我去年8月份来以后,我跟赵克志省长,我们调研以后感觉到,农民对危房改造的心情极为迫切,我们想再努一把力,不用8年时间,6年就把它全部改造。
贵州省共有农户831.2万户,经鉴定,有农村危房户192.48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3.16。涵盖全省88各县市区的所有乡镇,绝大多数位于交通条件差、偏远落后的山区、高寒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截至到2010年底,贵州省总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0多万户,目前,还有130多万户危房需要改造。2010年贵州全省财政收入为969亿元,根据统计,如果完成全部192万户改造总共需要460多亿元,除去国家财政的支持,贵州省需要投入260多亿元,这接近于贵州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一。即便如此,农村危房改造仍然是目前贵州省最重要的一项民生工程。
栗战书:老百姓住上新房以后,那种喜悦的心情,你可以想象得到,我们下去看了以后,他真是住的好多都是楼房,二层楼、三层楼。而且这个房子座落在青山绿水当中,你看上去非常优美,你拍出来那个照片来简直就是一幅非常迷人的油画,新建的房子墙头上、墙壁上有的用瓷砖,有的用水彩画了各种的画,各种的图案,那个农民自编自演的农村戏,唱的就是十谢共产党。
比方说十谢当中,第四谢,十谢共产党,住房把你想,住到房子了想到共产党了,过去住的泥草屋,如今砖瓦新楼房。
歌词:
四谢共产党
住房把你想
以前住的是茅草屋
现在砖瓦新楼房
栗战书:有的老百姓跟我讲,政府拿钱帮助我们盖房子,是历朝历代千百年来所没有的,非常得民心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栗书记告诉我,尽管他来贵州才半年的时间,但是多次下乡调研额过程中,他深切感受到贵州老百姓的质朴、乐观,也亲身体会到危房改造给农村、给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他说危房改造是农民自己家里的事情,但同时也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栗战书:住危房的都是相对贫困的农民,他自己是没有钱、没有办法来解决的,而且有不少家庭目前解决不了,像有一些家庭的孩子们,痴孽呆傻的孩子们,残疾家庭,甚至政府不资助他的话,祖祖辈辈可能都解决不了,所以政府都要把它列入政府的预算。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请城乡规划设计院,派出专家,到各地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村寨,去帮助他设计农房,这一笔费用他都不用掏钱了,住着舒适,而且外观还很美,保留了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那种居住的特色,非常好。
第三个,我们推行整村整寨,一个村一个寨统一规划,连片进行整治,就是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我们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或者是经营的一些企业,统一地来给他采购和供应砖瓦、木料、钢材、水泥,采购质量能够保证的、价格要相对便宜的、适用的建筑材料,然后统一给这个村里供应。
据了解,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的国民生产从2005亿元增长到了8494元亿,翻了四倍多,财政总收入也从2005年的366亿,增长到了去年的969亿,五年当中每年平均增长21.6%,城乡居民的存款,五年间也增长了三倍多。尽管这些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人多地少的现状、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仍然严重制约着贵州的发展,百姓生活还不富裕。
小丫:我们看到这个数字,在“十一五”期间,贵州减少了贫困人口是272万,但是贵州由于它的历史原因,各种客观条件,它的贫困人口还是有一部分,“十二五”期间对于扶贫,特别是民生方面的帮扶上都有什么一些具体的措施?
栗战书:贵州的贫困人口在我们全国是比重很高的一个省份,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动员上上下下,集中力量在“十二五”期间,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要继续减少300万贫困人口,这个扶持主要是开发式的扶贫,这是当年胡锦涛同志在贵州作省委书记的时候创造的。
小丫:开发式的扶贫具体来说是怎么样的一种扶贫呢?
栗战书:包括利用当地资源开辟一些适合本地发展的一些产业,通过增加财产性的收入来实现脱贫。更多的还是靠经营性的收入,就是他能够实现就业,不管是工业、农业或者是第三产业,甚至包括出去打工,做家庭保姆,能够就业增加收入。
要加大贵州的扶贫攻坚的力度,解决贵州的贫困问题,归根结底还要靠教育。目前贵州省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只有30%多,比全国低20多个百分点。大学的毛入学率比全国低了5个百分点。另外,贵州省人口现在占到全国人口的2.2%,但是贵州的工程技术人员只占到全国工程技术人员的1.1%,而科技人员只占到全国科研人员的0.5%。占比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栗战书:我这次春节前到毕节地区威宁县,我在一个农村,在农户家里住了两个晚上,待了三天,访问了七个村,感到不安的就是我们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一个女孩儿,小学四年级她趴在桌子上写字,灯光昏暗,桌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木板,坑坑洼洼的,字写得很好,写了一个勇敢的敢,写了一个可惜的惜,写了一个或者的者,三个字,写了我问她,我说这个字念什么,不知道,我说这个字念什么,不知道。
小丫:但是她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
栗战书:哎呀,心里非常酸楚。后边又看了一个,他是二年级,他写宇航员三个字,我说你给我读一下,也读不了,当时我们就想贵州这个教育真是一个大事.
小丫:那在接下来的教育方面,您会有一些什么样新的措施?
栗战书:我们准备省政府拿出一笔钱来,分期分批地对小学老师和初高中老师进行进修培训,首先提高老师的师资水平。
小丫:贵州的现实条件大家都很清楚,人多,地也少,然后经济基础也是比较薄弱的,您来到这片土地上,对于未来您的这个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开局之年,您的一个理想的蓝图是怎么样的?
栗战书: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给我们做了非常重要的指示,他讲的,改善民生还是第一位的,
能够在2020年同全国同步达到小康、全面小康,就算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了。
我们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要低了很多,国家2020年全面小康,不可能说其它省市区都实现了,就贵州还实现不了,所以我在“十二五”期间要加速发展,推动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我也要为贵州各族人民的幸福,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贵州采访的时候,我看到这些生活在大山里的农民朋友,日子并不富裕,但他们都有一颗乐观开朗的心。他们说,国家拿钱,帮他们盖起了新房子,现在每天回家一看,就觉得还有更美好的生活等着他们。这些农民朋友的感受是朴素的,不过,在这些变化背后当地政府做了大量艰巨细致的工作,政府资助、科学设计、统一规划、统一采购,尤其对困难家庭政府全包,这一套完善的流程使得费钱费时费力的危房改造工程,能在贵州这个内陆省份得以迅速推进。其实,许多民生工程往往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但贵州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真正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急百姓之所急,再难的民生工程也能找出突破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