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蒋彦鑫)昨日,34个未按期公开部门预算的政府部门中多数将预算挂上官网,包括市教委、市建委、市发改委等20个部门。公开的信息中均包含详细的项目支出表,房屋修缮、车辆购置费、会议经费等都有体现。
前日是各部门公布部门预算的最后时间。但在58个政府部门和直属机构中,34个部门尚未公布。(本报昨日报道)
市领导批示督促预算公开
记者获悉,昨日,市政府有关领导就本报报道专门作出批示,由市财政局督促这些部门尽快公开。从上午开始,未公布的部门陆续开始在网上晒预算,包括市国资委、市金融局、市住建委等多个部门。
截至昨晚22时许,新增20个部门公示了部门预算,其中不乏在周末之前连夜公布的。有此前部分公布预算的单位也将最详细的项目支出表补充上来。
但截至昨晚22时许,还有14个部门尚未公开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金额差别较大
对比发现,部门预算经费差异很大,一些跟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涉及民生的部门,预算支出较高,有些部门则很低。
市编办的年度预算支出为846万元,市粮食局年度预算支出6567万元;而市教委的年度预算支出为138.56亿元;市卫生局年度预算支出为197.47亿元。
公车购置更新费用均体现
从各部门的预算支出项目表中,可以看到该部门花钱的方向和工作重心,如市教委2011年的中小学校舍加固预算高达20亿。
市市政市容委景观照明电费及运行维护费4500万元;市路灯管理中心路灯电费6220万元;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工程2000万元;从这些信息中,市民可以了解到今年一年以来,北京城市运行中所需要的一些费用。
还能看出会议和公车等费用,如市市政管委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培训考察费10万元;市住建委车辆更新51万元,市园林绿化局更新车辆83万元。
巧合的是,好几个部门的车辆购置费均为19万元多。市财政局表示,按照要求,今年各政府部门公车购置费等今年实现零增长,但如果单位有报废车辆,则可购置新车。购置费不仅仅有车价,还包括车辆购置税、保险等费用。
尚未公布部门预算的单位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财务处)
●北京市公安局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北京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北京市民防局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注:查询时间截至昨晚22时,查询范围包括各部门官方网站首页和信息公开栏目内。
个案
民政 离退休干部预算份额大
市民政局公开的项目支出预算表上显示出总计6.5亿元的项目,其中最大的项目支出用于离退休干部,如仅安立休养所支出预算便有1.1亿元,占项目支出总预算的近1/6。
与此同时,在众所关注的流浪儿童救助方面,项目专门应用于流浪乞讨及未成年人救助的为300万元。另外,北京两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预算分别为414万、401万元。
除了项目支出之外,市民政局还有2.1亿元使用了财政拨款,对于这些支出只列出了如“民政管理事务”、“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等大致科目,没有具体项目。 本报记者 温薷
教育 今年校舍加固预算20亿
市教委2011年部门预算显示,部门支出总预算138.56亿元,其中项目支出占到61.05亿元,在项目支出中,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是所有项目中花费最大的一项,达20亿元以上。
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支出,都是花费较多。例如首师大附中基础设施改造、教学楼、实验楼抗震加固改造工程花费在3200万元以上。
花费较多的另一方面是学生资助项目。其中,市属高校国家助学金花费超过1.32亿元,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花费超过1.31亿元。
还有一部分较大额度的花费用于高校科研。首都医科大学的科研计划花费1050万元,北京工业大学的科研计划也超过1100万元。
另外,今年向基础教育倾斜的项目花费较多,教师培训项目(第一批)、新疆班、西藏班正常经费、中小学课程改革项目、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卡建设等几项的花费,就超过了7个亿。
与项目支出对等的另一大项支出为基本支出,基本支出主要是为保障教育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等基本业务活动经费,2011年基本支出为72.20亿元。 本报记者 王佳琳
专家
政府信息公开应大大方方
昨日记者发现,有些部门的预算放在网站很不起眼的角落,要经过工作人员层层引导才能找到。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根据信息公开条例,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在公布过程中,各部门应当大大方方的主动公开,而不应该躲躲闪闪。他表示,个别政府部门在公开时,往往挂在网页很不起眼的位置,这也说明这些政府部门在工作流程和观念上,还没有做好让公众监督的准备。
此外,当前对于不公开的部门,还没有明显的处罚措施,这也是有的部门不愿意主动公开的原因。既然按照规定预算报告应该公开,如果不公开,可以制定一定的罚则,从而更好的约束政府部门。 本报记者 蒋彦鑫
作者:蒋彦鑫
(责任编辑:UN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