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亚宁)日本核危机依然严峻。昨天,市科协、市核学会、市环境科学学会、市气象学会、市科技传播学会联合举办“专家与科技记者信息沟通会”,一下子请出医学、气象、核反应堆工程、食品安全工程和环境监测5位专家,全方位解读日本核泄漏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和公众健康的后续影响。
危机走向何方
申森(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研究员级高工,市核学会理事,核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在对比地震海啸前后的福岛核电站卫星照片后指出,地震前核电站冷却系统的进水出水口清晰可见,天灾来袭,原有的冷却系统区夷为平地。地震发生后,反应堆里的链式反应已经停止,但依然有大量余热。崩坏的冷却系统,又无法及时带走热量,就引发了之后的一系列爆炸。
“目前,摆在日本核电站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减低热量。即使最后不得不封堆,也要待反应堆的热量散尽,冷却下来。否则,封了堆,也会有新爆炸产生。”
一个值得注意的好消息正在传来:日本当局加紧抢险作业,核电站机组有望部分恢复供电。“电力系统恢复后,3至7天之内,可建立稳定的冷却系统。待核电站冷却系统恢复正常后,核泄漏才会逐渐停止,核辐射才能慢慢减少。”
对中国影响几何
核泄漏尚未停止,正在不断生成的“辐射云”,会否影响我国环境进而危害公众健康呢?
戈立新(市辐射环境监督站总工程师):放射性核素扩散主要途径有二,大气和海水。一部分核素吸附在大气尘埃上,随风而散;一部分进入大气环流,在自然重力和雨雪天气双重作用下沉降,进入海水和地面。核辐射在大气中的扩散速度,要比水体传播快。自3月12日以来,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启动24小时连续监测,至今环境辐射水平正常,依然是自然本底辐射。
傅易(上海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高级工程师):核污染扩散受风雨影响。核辐射原发地若大气稳定,风力较小,核素不会传播很远;风力较大时,向下风向处扩散,且被风吹得越远,浓度越低。只有那些升空很高的污染物,才能进入大气环流。而每一次降水,都会沉降部分污染物,减弱核辐射威力。
戚文元(上海束能辐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市核学会理事):被核辐射照射过的食品,并不可怕。
碘131是放射性核素,不仅仅由核泄漏产生,在自然环境中也存在,只要不累积过量,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伤害。有实验表明,即使碘131的含量超过自然本底200倍,也不会有损健康。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食物链中多是富集碘131的食物,依然活得自然健康。
防辐射何时启动
顾乃谷(医学专家,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原所长):核辐射还没来,抢盐风潮已现。核辐射若真来,到时服碘也不迟。不过,服用时机和剂量,都非常有讲究,必须遵医嘱。
例如,核辐射来临前12小时或者刚刚到达时服用,才有效;最近有服用碘油配合医学检查的人,不能服用碘片;肾脏、心脏功能不佳者,不宜服用;孕妇、哺乳期妇女,不能服用……
“如果真有服用碘片的必要,政府一定会在指定地点统一发放,并将各种服用须知通知到人的。”顾乃谷明确地说,即使日本的“辐射云”真飘过来了,也轮不到上海人民服用碘片,因为“漂洋过海”数千公里的核辐射剂量肯定非常低。
作者:马亚宁 (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UN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