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粮食安全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世界气象组织日前表示,全球的粮食产量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的冲击,而全球极端天气正变得愈加频繁和严重,全球粮食安全产量面临重大的挑战。
今年以来,法国、德国、中国南部,以及美国的多个州都遭遇几个月的干旱,全球农业,特别是小麦产量面临不可避免的损失。国际市场近期小麦价格上涨,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对粮食安全的担忧。
粮食产量形势严峻
今春以来,波兰、奥地利、德国、法国等欧洲中部国家的气候一反常态,变得干旱少雨,对农业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普遍预计今年欧洲的农作物将明显减产,农产品原料价格将继续上涨。
根据德国气象台近日发布的信息,德国从2月份开始持续干旱,4月份成为1881年以来德国历史上最干旱的月份之一,5月虽有几次降雨,但对总体旱情缓解有限。
目前,法国过半地区的地下水存储量低于往年平均水平,除南部靠近地中海地区降水量充分外,其他地区都处于缺水状态。
德国农民协会认为,今年德国主要农作物油菜的收成因干旱可能减产30%。虽然干旱对于法国粮食作物的影响还无法准确预计,但今年夏天粮食产量也肯定会减少。
而在美国,今年也遭遇了过去50年间最为严重的旱情。预计今后一段时间旱情不会缓解,甚至可能加剧。干旱将导致更多山林大火,影响供水和灌溉系统,导致粮食减产。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东部和南部的干旱正威胁着美国的小麦出口,美国的小麦价格已有较大增幅。在得克萨斯州、俄克拉何马州和堪萨斯州等冬小麦主产区,今年的旱情可能使得小麦产量跌至15年来的最低水平。得克萨斯州农业部门统计,干旱致使该州40%的小麦生长状况很差,全州只有25%的小麦生长状况较好,而达到优良水平的只有2%。美国农业部预计,东部和南部的大范围干旱将使全美冬小麦产量减至5年来最低。
德国媒体分析认为,欧洲中部旱灾及美国和中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灾害,将对今年世界粮食收成及粮价造成负面影响。而且,欧洲的谷物储存并不充裕,预计2011年欧洲的小麦储存只有1250万吨,只相当于30天的消费量。5月中旬,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世界粮价指数为265点,比2008年粮价危机时的指数超出30点。德国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商巴瓦公司董事长克劳斯·约瑟夫·鲁茨认为,旱灾及投机等原因已使世界小麦及油料价格两周内上涨了8个百分点。
国际粮价飙升,谁是背后推手?
目前来看,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农产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生物燃料争夺粮食资源以及极端天气事件影响全球粮食主产区收成等是主因。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开动 “印钞机”,客观上造成美元贬值预期,推动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农产品价格飙升。正如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所言,“粮食危机其实是美元危机”。
过去多年来,国际农产品市场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导致国际粮价更易波动。金融市场投资者 “超前”和“恐慌”心理,放大了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范围。
而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生物燃料推动国际粮价上涨,几年前已被世行的一份内部报告所证实。此事2008年经英国《卫报》报道后,曾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
当前,仍有少数西方人士认为,“发展中国家需求增加导致国际粮价飙升”,但此类言论明显缺乏事实基础。至于“中国干旱推动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只不过是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投资者在炒作农产品期货时找到的一个“蹩脚由头”而已。
令人揪心的是,在每一场危机背后往往都有人的悲剧, “粮食危机”更是如此。据世行统计,从2010年6月以来,国际粮价飙升在发展中国家导致多达4400万人陷入贫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际粮价飙升,对于富国和穷国的影响截然不同。在发达国家,食品开支仅占居民总开支的很少一部分,粮价上涨对他们影响很小;而在一些贫穷国家,食品开支占到居民总开支的一半以上,粮价上涨对他们伤害很深。
如何破解粮价飞涨?
日前,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官员及中国、法国、加拿大和一些非洲国家的政府、学界和企业界的代表在北京外交学院举行了一个研讨会,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与会者认为眼下世界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令人焦虑,急需寻求有效的破解办法。
近年来,世界粮价涨涨不停,导致粮食进口国通胀步步走高。这个问题在一些粮食进口依存度高的国家造成的恶果更大,甚至社会稳定都面临巨大威胁。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不断恶化,正在演变成一场危机。
本轮世界粮价飞涨始于2006年下半年。2009年同2006年相比,世界粮价整体上涨了83%。到2010年,世界粮食市场上小麦、大豆、玉米和大米的价格比2009年又分别上升了137.5%、79.2%、34.6%和66.6%。并且,世界粮价上涨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
确保粮食可持续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农业粮食生产系统、贸易供给系统、社会需求系统、社会保障系统、人口经济系统和环境生态系统等六大系统的协调统一。此外,还应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开拓“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低污染,高品质”的农业粮食发展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坚持走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道路,减轻和防止水源、土壤及海岸的污染,使之可持续利用。
从全球层面看,破解世界粮食安全危机的难题还要依靠国际协调与合作。联合国粮农组织理事会独立主席顾问让-雅克·苏拉在会上说,除了各国应加大农业投入、增加粮食产出以外,还必须营造一个健康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创建一个粮价协调联动的国际机制。联合国粮农组织今年就着手推动解决这个问题。法国外交部官员莫里斯·鲍狄世说,粮食不是普通商品,世贸组织对粮食应有例外规定。法国将利用今年担任20国集团轮值主席的机会,把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交易机制提到20国集团的议事日程上。笔者认为,多边机构的计划能否取得进展,还取决于各国的态度和努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个国家都有义务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做归根到底利人利己。
另外,增加世界粮食产量,非洲大有作为。非洲面积是中国的3倍,可耕地很多。去年中国产粮5.4亿吨,非洲只有1.4亿吨。专家认为,只要非洲生产的粮食达到中国的一半,满足全球人口的粮食需求就完全不成问题。当然,这需要非洲国家营造有吸引力的农业投资环境,引进外力,共同开发。(田白飏/综合人民日报 新华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经济周刊等相关报道)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