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4日,艾米·怀恩豪斯(Amy Winehouse)在家中突然去世,死因至今未解。国外媒体和“知情人士”的普遍说法是,Amy死于毒品或酗酒,而这,也是某恶搞网站早早便有奖竞猜她什么时候会死的两大理由其实,对于艾米·怀恩豪斯之死,早把她私生活翻了个遍的国外大报小报们估计已经有心理准备,只是他们一定没想到,艾米·怀恩豪斯竟然如此英年早逝,而且步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珍妮丝·乔普林(Janis Joplin)、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ion)、科特·库班(Kurt Cobain)等后尘,“加入”了玄乎其玄的“27岁俱乐部”。
这当然只是一个巧合,但是,根据国外某网站的统计,死于27岁的音乐人中,超过半数的死因跟药物(包括毒品)和酒精有关。27岁,对一个音乐明星来说,正是事业蒸蒸日上、前途一片光明的年纪,而随之而来的名声、地位和金钱却也可能带来致命打击。艾米·怀恩豪斯就是最新的一个“牺牲品”,而且,也是21世纪以来最令人扼腕的一个毫不夸张地说,她几乎是一个天才的“自我毁灭样本”。
特立独行的天才女声
艾米·怀恩豪斯也许是上世纪70年代至今欧美流行乐坛最特别的一名女歌手。她衣着邋遢,头发蓬乱,浑身刺青,看起来就像是贫民区出身的脏妞儿,每晚百无聊赖、醉酒吸毒度日的那种,随时有可能出手伤人或醉倒街头不省人事;而作为格莱美“最佳流行女歌手”得主的她,唱的歌也不是中国听众想象的“流行音乐”,同样是复古风,同样是爵士、灵歌、R&B的融合,相比埃德尔(Adele)和达菲(Duffy)的甜美嗓音,怀恩豪斯那副公鸭嗓实在太特别了。如果参加快女,恐怕连海选都过不了。
当然,欧美乐坛从来就不缺以公鸭嗓著称的女歌手,与怀恩豪斯风格相似的梅西·格蕾(Macy Gray),嗓子破得跟怀恩豪斯有一拼,也曾在格莱美上力压麦当娜等大姐大。但是,梅西·格蕾不会唱“他们想让我去戒毒,我说不、不、不”,怀恩豪斯就唱了,她的歌曲充满了对世人的讥讽和自嘲,毫无顾忌地展示自己内心的“恶毒”与“幽怨”,真实得如同每一个青春期少女的私日记,没有半点保留。
反正,你很难从怀恩豪斯身上找到任何女歌手的影子,如果有,那也是上世纪60年代的珍妮丝·乔普林。但就是这样一位独特的女歌手,不但在2008年春天一口气获得“年度最佳唱片、年度最佳歌曲、最佳新人、最佳流行女歌手、最佳流行演唱专辑”,还“迫使”一向目中无人的美国佬第一次为一个老外在海外设立了格莱美分会场,着实让英国佬扬眉吐气了一把。
毁灭,从前夫开始
在遇到前夫布莱克·菲尔德-西维尔(Blake Fielder-Civil)之前,艾米·怀恩豪斯没有任何要毁灭的迹象。
生于英国犹太人家庭的艾米·怀恩豪斯受父母亲的影响,从小迷恋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黑人音乐和爵士乐。从小学到高中,她先后就读于各种艺术类院校,并早早表现出了出众的音乐天赋,才19岁就签入了著名经纪人、“美国偶像”创办人西蒙·福勒(Simon Fowler)旗下,随后又与环球唱片旗下的“小岛唱片”签了唱片约,并在20岁那年发行了“一鸣惊人”的《Frank》,获得了以口味刁钻著称的“水星音乐奖”。
在这之后,她遇到了布莱克·菲尔德-西维尔,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又迅速分手。这段恋情让怀恩豪斯深受打击,不但声称自己“很想去死”,还染上了毒品,并开始酗酒。这还没完,怀恩豪斯与布莱克纠缠不清,还一度结婚,加速了她的自我毁灭。在与布莱克结婚并离婚前后,怀恩豪斯的行为愈发荒诞,除了吸毒、酗酒,还有没完没了的暴力事件。最夸张的一次,怀恩豪斯竟然在演出现场当众袭击了一位自己的歌迷,并因此遭到起诉。
其间,艾米·怀恩豪斯尽管创造了格莱美神话,尽管与布莱克离了婚,尽管创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却仍然无法改变日渐混乱的生活,并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天才更容易被毁灭?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这不是艾米·怀恩豪斯的名言,而是语出科特·库班。虽然它已经成为摇滚汉们标榜反叛的“口号”,但同样英年早逝的两人却以殊途同归的方式又一次证明了“自我毁灭”的价值伴随蜂拥而至的媒体而来的,不仅仅是铺天盖地的报道,还有唱片的再度畅销以及个人艺术地位的升华;而那个神秘的“27俱乐部”也再度成为乐迷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人们总是一厢情愿地拔高天才们的精神价值,而不愿去正视那“从容燃烧”的背后藏着多么巨大的痛苦,就像科特·库班,真正令其走上不归路的,其实是难以承受的病痛。而如果可以选择,“吉他之神”吉米·亨德里克斯一定不会想被自己的呕吐物噎死吧?艾米·怀恩豪斯同样如此,过去3年来,被冠以“毒后”之名的她已然成为八卦媒体们争抢流量的“工具”,却甚少有人关心吸毒、酗酒的她内心深处的痛苦这无疑直接或间接加剧了她的痛苦。
“我越感觉不安,就喝得越多,喝得越多,就越不安。” 艾米·怀恩豪斯说。在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明星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是每个明星的内心都像麦当娜那样强大,“27俱乐部”证明,在娱乐圈,天才更容易被毁灭,无论凶手是“毒品”“酒精”还是“名声”“爱情”“病痛”。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撰文/陈贤江 (来源:精品网-精品购物指南)
(责任编辑:UN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