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肯德基豆浆非现磨,麦当劳汉堡面包暴晒之后,数名曾在肯德基工作过的人士告诉,在肯德基的后厨里,用于炸鸡的油4天才彻底更换一次,期间每晚把油渣滤掉后第二天继续用。鸡在水里简单过一遍还滴着血水就直接裹面了,用于洗鸡的水都浑浊了也无人更换。高峰时,按照规定应该炸7分钟的鸡翅不到4分钟就被捞出来。(8月8日《证券日报》)
其实,有关于洋快餐存在安全问题的新闻并不新鲜。早在2006年,国外检测机构不断发现诸如世界最大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等销售的食品存在安全问题,不时引发国人的关注,尽管洋快餐企业一再声称销售的食品安全,但其时就连卫生等监管部门都不清楚洋快餐到底使用什么油、食品对人体健康到底有无害处,更不用说拥有权威检测机构了。
可以说,洋快餐的安全问题一直困扰国人,与此有关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屡有报道,比如麦当劳产品“麦乐鸡”被外媒爆出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这种用于化妆品及泥胶的化学物质,让消费者心有疑虑,但是麦当劳表示,这种化学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消费者可安心食用。此外,肯德基滤油粉等事件也是层出不穷。
从最初麦当劳出售薯条受到国外检测机构质疑,到“麦乐鸡”、“滤油粉”,再到如今接连发生的“豆浆非现磨”、“汉堡面包暴晒”,媒体也从最初的提醒到如今的监督曝光。可是,食品安全监管却始终无动于衷,多年来,已经形成的“先国外、后国内”被动监管俨然已成“洋品牌”食品安全事件监督的“固定程式”,监管部门的行动总是滞后于媒体,使得洋快餐在食品安全一事上愈发胆大妄为。
若非食客屡屡较真、洋快餐内部工作人员出于良知道出内情、媒体的穷追不舍,以及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挑动民众反感情绪,洋快餐的安全问题或将继续被忽视,只在某个时间段通过媒体偶尔发酵。显然,洋快餐的安全问题不能总由媒体曝光,毕竟,并非每一个食客都能如此较真,也并非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出于良知道出内情。
事实上,国外检测机构早已给我们上过课,国内媒体也屡屡作出提醒,相关监管部门再也不能装聋作哑,首先,应将监管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控制洋快餐安全问题,其次,应切实完善相关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用更专业的手段遏制洋快餐制造问题食品的冲动。此外,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还需要用重典,重拳打击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