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31个省份都公开了各自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文简称"六普")数据,从31个省份的数据来看,青少年比重在多数省份已经严重偏低,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出现"少子化"现象。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有26个省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已越过7%的"红线",老龄化趋势开始向全国扩散。
人口学专家表示,一方面是青少年人口越来越少,一方面是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今后将不得不面对独子高龄化、高龄空巢化的多重挑战。
人口数量·青少年
全国21个省份出现"少子化"
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国0至14岁人口为2.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6%,比2000年下降了6.29个百分点。
从0至14岁少年人数占比看,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这个年龄段人数占比在30%以上的还有西藏、贵州两个省份。占比在20%-30%的省份有21个,而在10%以上的有8个省份,就连占比最低的上海市也达到了12.2%。
而从今年"六普"的结果看,这一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没有省份青少年占比达到30%,在20%以上的也仅有10个省份,而18个省份的占比在10%-20%,甚至有3个省份不到10%。
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一个社会0至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属于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
按此标准,我国有21个省份都属于少子化范围,11个省份甚至属于超少子化,其中,北京、上海的青少年人口比重在全国最低,均不到10%。
●专家解读
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
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表示,两次人口普查数据证明,我国已经出现无可辩驳的"少子化"趋势。过低的出生率和生育率必然导致偏低的青少年人口比重。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青少年人口不到200万人,不足上海市区总人口的10%。据此前一份调查显示:2010年,上海家庭养育一个0至3岁儿童的直接费用平均为32719.5元,有45.3%的家庭因为育儿压力太大而放弃生育二胎的机会。
穆光宗分析认为,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上海积存了很高的独生子女人口比重和家庭比例,今后将不得不面对独子高龄化、高龄空巢化的多重挑战。
穆光宗表示,0至14岁青少年人口是未来劳动力人口、国防人力资源以及老年照料人力的供给基础。青少年人口比重下滑必然导致人力和军力的供应减少,而且在现行政策框架里,青少年人口的主体是独生子女,这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人力储备国家安全战略问题。
中国不需要更低的生育率,而是需要能确保家庭结构健康和幸福发展、有利于人口优化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适度生育水平,主流家庭平均应该至少生育两个孩子。
人口数量·老人
人口老龄化扩散至全国
与青少年人口相对应的是65岁以上人口数发生的变化。按照国际惯例,65岁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达到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国也采用这个标准。
对比10年前的“五普”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老龄人口比重前五的省份中,已经由原来的东部地区开始向全国大范围扩散。
“五普”显示,65岁以上人口占比最高的五个省(市)为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比例最高的上海达到11.5%。而这些省份,无一例外都位于东部地区。
10年后的“六普”数据中可以看到,65岁以上人口占比前五的省份分别是重庆、四川、江苏、辽宁、安徽,其中,比例最高的重庆为11.56%。我们可以发现,这五个省份已经不再局限于东部地区,而是在我国四个不同的经济区域。
●专家解读
十几年后中国人“老”得更快
国家人口计生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认为,老龄化迅速扩散至全国,是可以预料到的现象,中国上世纪50年代老龄人口增长最快,而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目前开始大批地进入老龄阶段,意味着从去年开始,我们进入老龄化全面加速的时期。
上世纪50年代人口增长有多快,现在老龄人口增长就有多快。全国都在加速进入老龄化,十几年后将达到最快速度。
全国老龄委的《报告》也指出,从2001年到2020年是我国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
人口数量·防老
“养儿防老”模式正在消失
“快速的老龄化对中国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翟振武表示。以前中国是一个年轻型的社会,老龄人口比较少,养老主要靠家庭养老(由家庭或家族成员对老人提供衣、食、住、行及送终等一系列生活安排的养老方式)。
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社会和家庭的老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老年人比例迅速上升。同时,家庭养老功能在迅速弱化。“如今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家庭很少了,老年人基本不和子女住在一起。”翟振武表示,子女长大结婚后,基本都和父母分开了。
“老两口一起生活,养老就是问题了,要是老两口中有一个去世,剩下一个的养老就更是大问题。”翟振武表示。
翟振武指出了中国目前养老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方面,中国正进入老龄化加速时期,家庭养老的功能由于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被大大削弱。另一方面,中国没有那么多养老机构,老年人也不习惯到养老院去。这就形成了“原有的养老功能削弱,新的养老体系还未建立起来”的局面。
居家养老保证老有所养
目前,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开始推行居家养老,即老年人住在自己家里,老年人的养老支持和服务都由社区和社会来提供。
据翟振武介绍,北京在居家养老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北京,一张小小的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券,可以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在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服务需求。老年人(残疾人)可通过养老(助残)券购买社区和社会各项养老(助残)服务。“北京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从全国来说,这样的体系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翟振武说。
事例
少人陪伴空巢老人生活艰难
随着老龄化日趋严重,我们不仅“未富先老”,还多半“老而空巢”,且愈演愈烈。老龄人口的起居生活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家住在上海的钱阿姨已是耄耋之年,疾病就医成为她最难应付的事情。
2008年钱阿姨的老伴患脑梗塞,她急得手足无措,是当地居委会帮忙叫来救护车,帮他们垫付了医药费。女儿远在加拿大,老两口身边也没有照料陪伴的人,一旦发病,只能勉强应对。
同样,老年人的生活也是很简单无趣,生活质量低。“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失去相应的社会支持和情感交流对象,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示怀疑,容易陷入无趣、无助的状态,这些负面情绪长期存在,易引发空巢综合征。”有关专家指出。
在媒体的报道中,有关独居老人病死家中无人知晓的新闻屡见报端。
8月11日,家住武汉余家湖沙湖公寓的张女士报警称,她家隔壁一位独居老人家中这两天冒出巨大臭味,警察赶去开门一看,发现老人死在家中,尸体发臭,经法医判断,已死去三四天,该老人已年近七旬,子女均在外地,老人在汉独居。
今年7月初,四川宣汉一老人,被民警发现死在自家厕所地板上,经判断死者应该是在上完厕所后晕倒,后脑先着地休克导致死亡,该老人子女均在外地打工。
本版文/记者王南实习生朱书缘王小贝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