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中国新闻周刊》 > 《中国新闻周刊》精彩报道

太空之吻

2011年11月03日15:56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钱炜

  太空战略的一步

  早在1992年,中国政府就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即要建立一个大系统,把航天员送上天,安全运行,并准确返回中国领土之内。“神五”“神六”载人飞船完成的就是这个任务。第二步是突破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发射一个8吨级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这正是眼下正在完成的过程。第三步是到2020年之前,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但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空间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撰文表示,从1971年苏联发射“礼炮”1号试验性空间站开始算起,到国际空间站计划使用至2020年左右的50年间,载人航天领域唯一没有间断的活动,就是空间站的建设和应用。目前,在载人航天领域唯一能够凝聚16个国家共识的,也只有国际空间站计划。

  以建设空间站或空间实验室为主线发展载人航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航天大国的共识。它可以作为最为重要的空间试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和科学实验;同时,也可为未来更加长久、更大规模、直至飞向地外天体等的载人航天活动打造技术基础和积累工程经验。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表示,航天技术发展的长远目标,是可以像电影《阿凡达》所描绘的一样,让人类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而人类可以长期居住的空间站,无疑是通往这一宏大目标的第一个中转站。

  空间站的建设意义非凡,同时,它的命运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太空战略,也与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其国内外政治形势息息相关。冷战时期,为了在政治上击败苏联,美国不惜一切代价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研制了“阿波罗”登月飞船和迄今为止推力最强的土星—5运载火箭,风头一时无出其右者。

  然而,美国的太空战略比较跳跃,缺乏继承性,在此之后,并没有继续研究载人飞船和大运载火箭,而是转向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器——航天飞机。在研制航天飞机时,又过分强调技术先进性,而忽视安全性和可靠性,留下诸多隐患,以至于出现“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两次失事,为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留下浓重的阴影。另一方面,与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相比,航天飞机在烧钱方面简直就是个只进不出的黑洞。以上种种原因,造成美国的航天飞机项目终于在今年7月随着 “阿特兰蒂斯”号的终结之旅而宣告谢幕。

  前苏联则一直将注意力放在空间站、航天服和交会对接技术上,并成功建造过8个空间站,这些空间站目前皆已寿终正寝。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其继承者俄罗斯无力继续建造新的空间站,而美国于1984年启动的空间站计划也迟迟未能成形。美国有钱,俄罗斯有技术,于是,两个大国各取所需,一拍即合,把空间站转化成一个联合研究计划,并吸引了欧空局、日本和加拿大前来参加。

  今年7月,俄罗斯太空官员宣布,在2020年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寿命到期后,将它沉入大海。去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公布了美国的“新太空探索计划”,表示将放弃小布什之前制定的旨在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将火星作为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目的地。根据这一目标,美国宣布开始重拾载人飞船与重型运载火箭的研究。

  从各国宣布的计划看,到2020年,中国的空间站将可能成为太空中飞行着的唯一的空间站。为了给发射空间站做准备,中国目前正在研制“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并在海南省文昌市建立新的发射基地。因为中国现有的飞船及“天宫一号”的运载能力都只有10 吨,而2020年中国要发射的空间站将达20 吨左右——这还仅仅是核心舱。未来的中国空间站还将与一个载人飞船、一艘货运飞船以及两个实验舱交会对接,预计总重量将达60吨~100 吨。

  在空间站建成之后,中国的载人航天将往何处去?对此,戚发轫透露说,目前对此讨论很多,但还没有确定。中国已进行了月球探测,下一步将对火星和金星展开探测,但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还在论证中。 ★

  (部分资料参考《国际太空》2011年第9、10期,《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回顾及未来设想》,戚发轫著)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