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新办扶贫进展白皮书:基本解决农村温饱问题

2011年11月16日11:49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龚万鹏 王洹星

  国际在线报道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6日对外发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对2001年至2010年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白皮书说,中国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农村扶贫开发政策,使得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专家指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已经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变到解决相对贫困的新阶段。

  据白皮书介绍,十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国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把扶贫投入作为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把贫困地区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区域。

  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认为,近十年中国的扶贫开发政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汤敏:“第一大特点是跟整个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结合在一起,近十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惠农政策,如:减免农业税、医保、教育、养老等问题,对农民的福利方面有了巨大的提高,而其中收益最多的就是贫困家庭,因为这些开支占家庭收入比例非常大,所以从这种角度看,不仅体现在收入方面,更多的体现在了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尤其是对贫困人口的支出。第二大特点,是采取了新的模式,过去的扶贫都是以政府为主导,如修路、修桥等开发式扶贫,而近十年采取了参与式扶贫,通过农民自己投票决定关于扶贫的款项应该怎么用。”

  白皮书说,中国政府把扶贫标准以下即年收入低于1274元人民币的人口作为扶贫对象,把贫困人口集中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2001至2010年,中国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共投入2043.8亿元人民币,用于改善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在公共财政的巨大投入之下,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44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8%。中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务院参事汤敏认为,贫困分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两种,绝对贫困指的是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现在中国扶贫工作已经超越了温饱,进入到解决相对贫困的新阶段。他认为,随着中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未来的中国扶贫标准需得到相应的提高。

  汤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后,我们的扶贫标准要大大提高,在低收入国家标准是1.25美元1天,而中等收入国家是2美元一天,如果用2美元1天来衡量的话,我们国家还有许多地区处在贫困状态,但是这种贫困不是没有温饱而是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未来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相对贫困的问题上,是让贫困人口达到小康标准,甚至更高。这个过程十分漫长,因为其中存在‘水涨船高’,当全体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相对贫困人口的标准也要提高,需要国家社会的全面推动,要给予特别的照顾才能够实现。”

  白皮书强调,扶贫开发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把扶贫开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作为新的政策目标,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事业的深入发展。(记者 龚万鹏 王洹星)

(责任编辑:王健)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