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中国企业入世十年之变:从怕国际官司到结盟维权

2011年12月12日17:03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五年抗辩,中国鞋企“打落”欧盟反倾销CFP供图
五年抗辩,中国鞋企“打落”欧盟反倾销CFP供图

  入世十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骚扰”不断。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用好世贸规则,应对贸易摩擦,成为中国入世的必修课。作为外经贸大省,广东首当其冲。据羊城晚报记者从省外经贸厅了解到,在应对过程中,广东企业从怕打“国际官司”,转变为敢于维权、善于维权,并且适应国际规则能力在不断提升,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广东涉案企业应诉率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0年的92%,对欧美主要贸易国和大案要案的应诉率达100%。

  广东成贸易摩擦“重灾区”

  广东外经贸厅公平贸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至2010年年底,广东出口产品遭遇世界各国发起的各种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共244起,约占全国发生案件总数的1/3。贸易摩擦呈快速增长态势,而且大案突出。如近年美国对中国家具反倾销案,涉及金额近12亿美元,企业多达135家,其中广东98家;欧盟对中国皮鞋反倾销案,广东涉案金额约3亿美元,涉及500余家鞋企。

  有些大宗商品,还反复遭遇调查。如鞋类产品,先后遭受欧盟、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的立案调查;铝挤压材产品,先后遭受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的“双反”立案调查;瓷砖产品,先后遭遇菲律宾、印度、韩国等九国的贸易救济调查。大宗出口产品反复遭遇调查,严重冲击了这些产品的出口。

  近年反补贴调查,以及指向高科技产品的美国337调查成为新热点,杀伤面更广。如入世初五年广东遭遇反补贴和“双反”调查3起,近五年为27起。中国被指控的国家经济政策达50项,地方经济政策及措施100多项。

  贸易摩擦应诉率升至九成

  面对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唯一的出路就是拿起WTO规则武器,冷静应对。

  鼓励企业应诉,是最基本的一步。据介绍,2002年广东企业的应诉率只有44%,随后外经贸部门根据不同个案,举行了案件应对协调会,并未雨绸缪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通过采取上述措施,省内企业对贸易救济尤其是反倾销调查的认识逐步加深,应诉率不断提高,到2010年应诉率已提高到92%,对欧美主要贸易国和大案要案的应诉率达100%。

  国外对中国很多反倾销调查都是行业组织发起的,如欧盟发起的对华皮鞋反倾销调查,全国涉案企业几百家,非常分散。广东外经贸部门召集本省主要企业,进行多次协调磋商,成立“欧盟皮鞋反倾销应对联盟”,动员了上百家企业应对调查,并联合起来到欧洲游说,在欧洲媒体上表达中国业界的立场和观点,使欧委会的调查受到极大压力。

  在个案探索的基础上,广东外经贸部门还把行业应对工作引向规范化、制度化。如2008年底选择了三家比较有代表性的省级行业组织进行试点,推动和发挥中介组织协调产业、代表产业,与发起贸易救济方沟通、交流与磋商的作用。

  广东企业敢于吃“螃蟹”

  面对国际贸易摩擦增加的趋势,除了要抓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出口企业权益,还要抓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我国产业的安全,在这方面,作为外经贸大省,广东的做法在实践中也在不断成熟。

  据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共发起反倾销调查66起,广东企业参与了13起。涉及新闻纸、聚酯薄膜、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等产品。其中8起案件在终裁中获胜,有3起案件中止或撤销裁决,目前还有2起案件未裁决。在这当中,很多广东企业拿起规则武器“第一个吃螃蟹”,比如广东企业参与了我国第一起反倾销案(新闻纸)、第一起中止调查案(聚苯乙烯)、最早的两起复审案(聚酯薄膜和新闻纸),还有肇庆星湖生物科技公司独家发起2起反倾销案。

  “这些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有力应对了贸易摩擦,遏制了进口产品低价倾销对我国产业的冲击,维护了广东相关产业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典型国际官司

  应对欧盟调查

  广东鞋企结盟

  中国制鞋业是各国反倾销调查的“重灾区”。2005年7月,欧盟委员会就发起针对中国和越南的出口鞋反倾销调查。

  为应对此案,广东鞋业界在广东省公平贸易局和商务部的指导下,于2006年初成立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鞋业联盟通过聘请中外法律顾问以及欧洲专业经济分析师,及时联合国内企业和国外利益团体进行法律抗辩,并专赴布鲁塞尔参加听证会,协助中央政府和商会的对外谈判和交涉。欧盟成员国最终以五年期改为两年期征税的折衷方式勉强通过。两年的反倾销税到期后,欧盟继续发起日落复审调查,并裁决“延长征收中国皮鞋的反倾销税15个月”,中国政府接受业界的强烈要求,在2010年初就欧盟的裁决正式向WTO组织提出协商解决,最终案件以欧盟在2011年初决定不再延续征税而告终。

  在这次应对中,广东鞋业联盟起到关键作用。

  遭遇低价倾销

  粤企正面交锋

  在我国未能生产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时,日本、韩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销售价格达20多万元/吨。2000年,肇庆星湖科技公司依靠自身技术,成功填补我国的空白。此后,日本、韩国的产品价格大幅下降至8万—10万元/吨,到2004年更下滑至7.81万元/吨。受此影响,中国企业市场份额下降,企业处于限产、甚至停产边缘。

  2004年,星湖科技向商务部提起了反倾销调查申请,商务部于2004年11月12日发布立案公告。2006年商务部发布终裁决定,认定原产于日本、韩国的进口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存在倾销,并对中国的相关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对原产于上述国家的该进口产品征收25%—119%不等的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至此,肇庆星湖科技取得了对日、韩的核苷酸类食品添加剂反倾销的最终胜利。

  马汉青、熊海涛

(责任编辑:王健)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