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宗苗淼 文/图 |
来自张家口的“谷子大王”赵治海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曾把他培育出来的创世界纪录的旱地亩产1200斤的张杂3#、5#杂交谷子展带给温家宝总理看,并受到了赞赏。今年全国两会,赵治海的手里不再掂着沉甸甸的谷穗,而是拎着新研发的“张杂谷黄酒”,张杂谷已可转化成黄酒了。他说,这是要给“要多少就能种出多少”的谷子“找出路”。
谷子抗旱可保障粮食安全
“大米、白面是老百姓的主食,小麦、玉米可以做饲料,甚至可以转化成化工业原料,而作为‘需要多少就能种出多少’的谷子,现在却面临价格低、老百姓不愿种的情况。”赵治海代表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的总农艺师、谷子研究所所长,面对这种情况,他忧心忡忡。
“谷子抗旱能力超强,节水、产量高,必要时还能保障粮食安全,这么好的东西,可进可退,一定要好好做下去。”赵治海代表举例说,山西省偏关县山坡撂荒地分了三块,其中一块地老百姓用来退耕还林,一块种黍子亩产200斤,而种谷子的就能达到800斤;张家口的七八月份,被称为要“抗掐脖旱”,此时玉米几乎绝收,而谷子一株打1两,就能保证一亩600斤产量,绝对算是高产作物。而这对于干旱缺水的张家口,甚至土壤瘠薄的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价值巨大。
赵治海代表对记者说,把谷子种到一亿亩,是他的梦想。这并不是天文数字,重要的是,只要有销路就会有出路。“现在张家口种植面积有90万亩,而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吉林、辽宁、山东、河南现在都在种,出路解决了,种到1亿亩没问题。”
国家建“蓄水池”收购谷子
2010年全国两会上,赵治海代表就曾给代表委员们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杂交谷子,亩产1000斤,就可以收入1500元,一户农民种植杂交谷子5亩,每年收入可以达到7000-8000元。而此次,赵治海代表说,现在的谷子每斤还买不到1元钱。说到这里,赵治海随手擦了擦汗,显得痛心疾首,“现在的谷子附加值低,大多数家庭就是煮粥,消耗量小,这就导致产出量多,消耗量小,供需不平衡导致谷子价格下跌,种谷子的农民挣不到钱。”“我建议国家要给谷子补贴,更好的方式是由国家建‘蓄水池’收购谷子。”赵治海代表说,谷子应该像小麦、玉米、大米一样国家可收购。提到国家收购的价格标准,他认为“应该以能刺激谷子生产的价格来收购和出售”。他表示,这个价格一方面有利于农民种植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对谷子进行加工转化。
谷子造黄酒延伸产业链
近两年,赵治海一直在为谷子找出路,比如有关谷子的健康食品,比如做饲料,还比如研制谷子做的黄酒。
赵治海代表说,谷子的产业链还很短,甚至还比不上玉米,这就像一个无法疏通的水库,只储水无法供应其他地方。由此才造成现在谷子产量高,但是却没有与之对等的销售市场。“今后谷子转化的企业,才能让原材料谷子的产能有需求,才能提高谷子的附加值,让农民脱贫致富。”
赵治海告诉记者,赵生满等46个农民用家产集资,在黄酒原产地兴建了以黍米为原料的“张家口北宗黄酒营造有限公司”,恢复了传统黄酒生产。赵治海代表说,“杂交谷酿黄酒”,这是张杂谷成功转化的一个企业案例。
“张杂谷”酿造黄酒的成功,为“张杂谷”的有效转化找到一条出路,也给种植农户增收带来了希望。赵治海代表说,如今的北宗黄酒项目是农民自建,虽是利国、利民、利企业的好事,但是配套设施、流动资金、市场对接都还存在问题,不能实现设计年产50000吨黄酒的能力,就不能让农民尽快卖掉张杂谷致富。“种谷子及发展延伸产品,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减少灌溉用水,减少地下水的开采。”赵治海代表说,第一个做张家口谷子转化的企业,若能得到国家的资金扶持,就能更好地让杂交谷子就地转化,延伸谷子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