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年3月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图为全国政协委员陈光标遭遇媒体围堵采访。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李细华 摄 |
南方日报讯 (特派记者/雷辉)昨日下午,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继续旁听全国政协会议,被媒体记者围堵采访。这位喜欢语出惊人的名人表示,他从小把雷锋视为榜样,雷锋精神一直激励着他。
去年,郭美美事件让人们对慈善的公信力产生怀疑。如何树立慈善公信力?陈光标表示:“政府要加强监管,并大力鼓励支持发展民间慈善。”
在陈光标看来,中国的慈善事业是摸着石头过河,出现问题也很正常,需要逐步完善、公开化和透明化。“重要的是,慈善不要有目的性和交易性,慈善不能为商业行为开道。”
陈光标自称,将坚持创新型慈善、创新型环保。“只有创新,才能引领更多的人关注环保和创新。”3月1日,陈光标在北京月坛体育场向北京市民派发2000辆自行车倡导低碳生活。“车上面有一条标语,‘拿回去不骑是小狗’,这就是创新。”
“从1998年至今,我捐的款物有16亿元左右。我死后,财富全部裸捐,我说到一定会做到。”陈光标透露,他有两个孩子。
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陈光标说:“学雷锋,应从幼儿园抓起。我从小把雷锋作为忠诚的榜样,雷锋精神激励鞭策我,受到雷锋的启发,每天能多做一件好事就做一件好事。”他还说:“雷锋做好事写日记,我虽然不写日记,但我让媒体帮我写日记,带动很多人做好事。一个人做一件好事能影响10个人,促成10件好事。”
此前媒体曾质疑陈光标诈捐,对此,他回应说:“我认为大部分媒体认可我,陈光标真金白银回报社会大家看得见。”他还称,媒体应多宣传好人好事。“现在好人很多,但好人媒体报道得不多,应多报道好人。”
陈光标说,他一定会拿出真金白银做慈善。“我们黄埔再生资源公司财务从来没有困难过。1998年至今没向银行和亲朋好友借过一分钱。我回报社会,社会也回报我。”
助人为乐任何时代都需要
陈维亚:一个民族要有道德目标
南方日报讯 (驻京记者/杨春)在昨日的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前,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今天学习雷锋的意义在于,一个民族必须要有心灵和灵魂上的积蓄,要有一个道德目标,否则将会迷路。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德建设跟不上去是很危险的。我认为现在关键是探究雷锋精神对现代社会的精神建设提供了什么启示。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的思想,对人民无限付出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需要。”陈维亚说。
他认为,现在生活中仍有很多道德楷模,这个社会离不开好人,而且到处都是好人,不能说社会是冷漠的。“中华民族也不是冷漠的民族。跌倒老人不扶的现象并不是普遍的,还是有帮扶老人、救孩子的人。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发掘良心。”陈维亚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