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南科大
我从来没有竞聘过。我这次当校长,也不是竞聘来的。
朱清时
应该不转正,尽可能地坚持下去。这样的话,至少为中国高等教育增加一点色彩吧。
俞敏洪
昨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
全国政协委员们列席了这次会议。
就在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校长俞敏洪拿着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走出来,坐在门口的沙发上,想休息一下,好好看一看报告中有关教育的部分的时候,被记者们围了起来。
校车、微博、雷锋精神、教育资金、内地孕妇去香港生子……一路下来,他对很多话题都来之不拒。同为教育人,自然也关注南科大的话题,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俞敏洪认为,南科大的改革是否会成功,还需要用它培养出来的学生进行检验。
很巧的是,在与他谈完这个话题时,在另一个门口的沙发上,记者又碰见了全国政协委员、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话题又没有离开南科大。
朱清时:
南科大转正?很快会有答复
记者:今年,南科大能正常招生吗?
朱清时:一切要等教育部正式批准后,我们再来做。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各级领导都很想让南科大这个教改试验田迅速地成长。因为这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我想,很快会有答复的。
记者:如果第二批能招生,大概招多少人?
朱清时:就我们现在的条件来看,我们新校区今年6月份才能建好,此后还要有装修。所以,今年招生还要在老的小校区里面,即使要招,也是在200人以下。
记者:这一届工作期满后,您还会竞聘下届吗?
朱清时:我不会竞聘,我从来没有竞聘过。我这次当校长,也不是竞聘来的。
记者:如果董事会挽留呢?
朱清时:我一个是年龄太大了,另一个是精力不行了,身体也不行了。我希望董事会能找到更年富力强的人来。
记者:那你的心里现在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朱清时:我有人选。最优秀的人选还在美国,是世界上一流的学者,他们能不能回来,愿不愿意回来,现在还不一定。
记者:你认为他们回来的最大难度是什么?
朱清时:他们的家庭都在美国。他们回来定居的话,对他们来说,是很重大的选择。
记者:首要的人选是谁?
朱清时:不能透露。
记者:有没有考虑在中国任教的外国知名教授或学者?
朱清时:我做中国校长太清楚了。外国人的文化差异,他们根本不理解中国的教育怎么运作。
记者:想过中外合作办学吗?
朱清时:这是另外一条路了,非常赞成。但是我们现在是想办一所中国土生土长的大学,要想达到国际一流。
记者:你对异地高考怎么看?
朱清时:我非常赞同异地高考,主要体现社会公平,特别是对农民工子弟。
记者:今年带来什么提案?
朱清时:我今年想提的是“要认真重视中国的深层文化”,现在,我们要发展文化,但是大家现在说的文化都是表层的。比如,音乐、美术、传统工艺这些东西。但是我们有更深层次的文化,比如春运时,我们即使千辛万苦也要回家,这种乡土观念、家族观念,然后讲忠孝节义。这种文化将中华民族凝聚了五千年。所以,讲中国的文化,要看到深层次的文化。在这方面,中国是绝对强大的。虽然,美国这个国家现在很现代化,它的好莱坞文化、迪斯尼文化很流行,但它的民族凝聚力是没有的。
所以,讲中国深层次的民族文化,我们中国绝对有文化自豪感。
俞敏洪:
如果转正,南科大就失败了
记者:你怎么看南科大的改革?
俞敏洪:难度很大,我不知道他今年办得怎么样了。朱清时,感觉他是很艰苦的。
记者:今年,南科大有可能转正。
俞敏洪:转正?那不就违反初衷了吗。
记者:你怎么看?
俞敏洪:如果转正,我认为,那就是改革的失败。我觉得,应该不转,尽可能地坚持下去。这样的话,至少为中国高等教育增加一点色彩吧。
记者:同为教育人,你如何看南科大对学生的培养模式。
俞敏洪:我是支持的,南科大这种本身想独立开辟一个就是对学生进行评价及对学生能力进行认可的系统。但是在中国现有的状态下,一步到位是做不到的,需要几十年的努力。它需要有一些老百姓认可的标准,比如说,他们学校的毕业生一代一代出来,确实证明了他们培养的孩子比现有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强,而现在它没有这样的证明:用学生来说话。如果没有这样证明的话,实验最后到底会不会成功,是要等待时间来回答的。现在还不行。
记者:如果有可能,你愿意去当南科大的校长吗?
俞敏洪:我愿意,但我可能不会这么极端地做。
记者:有一组数据,每年出国的人数以24%的速度增长,您对此怎么看?
俞敏洪: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第一,部分缓解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压力。否则的话,你想把24%的学生留在国内学习,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优秀学生,那么他们就会占据高校的优质资源。如果他们走了之后呢,中国高校还要录取那么多的学生,就增加中国高校24%的录取量,也就是说,本来一部分孩子不能上大学,而因此能上大学。
再有,这些出去的孩子都是家庭比较好的,都是花自家的钱,而不是花国家的钱。这些孩子回来之后,会带来一些好的、对世界的理解。我所调查的孩子,90%的孩子都是愿意学成回来的。他们回来之后,就把中西方文化融合带回来了。这样,就会使得中国的教育慢慢地多元化。
中国孩子出去多了,就表明中国教育水平不高,这一说法是偏激的。这也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要求,那就是尽快地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大学去媲美,而不仅仅一提出来就是清华、北大这两所学校,这远远不够。我觉得最后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呢?这个孩子选择在中国上学,还是在外国上学,不是因为教学质量问题,而是因为他确实因为个人的考虑未来的机会和发展的选择。这是中国要做的事情。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王小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