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3月6日消息(记者丁华艳) 据经济之声报道,全国政协今天(3日)下午3点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主题为“稳中求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记者会,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许善达、陈锡文、马秀红、杨凯生、任洪斌6位,围绕经济发展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这些年来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引发了人们对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问题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对此的判断是:我国政府性债务水平是可控的、安全的。
随后用数据解答了这个问题:第一,我国总体政府性债务是17.5万亿,占我国GDP的比重是43%左右。比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水平要低得多。例如,GDP总量大体和我国在同一个数量级上德国和日本,日本这一比重是180%,德国比重为83.2%。
第二,我国的财政收入,五六年来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2%,政府的偿债能力是比较充分的。
第三,10.7万亿地方债当中,部分资金投资的公司、项目自身产生现金流,收入足以偿还债务,不需要地方政府偿债。他以工行的数据举例说,工商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贷款的90.4%是不需要地方政府掏钱的,真正要偿债的只占4%左右,总体可控、安全。
国家税务局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说,税负现在是一个非常混乱的问题,有各种不同的口径和很多数字。他认为,现在政府收入的种类太多,比重大概占到GDP的35%左右,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35%左右的水平已经不低了。
他认为当前社保基金支出的比重过小,因为在发达国家,这部分比重占到1/3甚至40%,相对而言财政用于资本性的经营这部分的支出比重比较大。
所以他建议,在稳定总收入规模下,调整结构,能够更多地增加社保这部分的收入和支出,相应调减一些其他领域的收入支出。
作者:丁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