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民营外贸企业面临三大压力考验,两会热议,如何把脉成本压力和融资难题?未来政策如何导向?
中广网北京3月6日消息(记者王思远)今天(6日)是两会的第四天,在两会上,外贸经济也是关注焦点之一。目前,由于外需环境持续恶化,内部汇率、生产和资本要素成本等压力不断提高,外贸企业尤其是民营外贸企业正在经历最为艰难的时刻。如何缓解民营外贸企业压力?代表委员对此有何建议?
荣海:还是很紧,还是很紧。也就等待机会吧,现在这段是比较难熬的时间,哪怕现在保住,把实力保住,把平台保住,后期就会发展。
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海星投资董事长荣海谈到今年民营外贸企业面临的形势时,发出的感慨。总体来看,造成困局的因素很多,除了外部市场环境持续走低,民营外贸企业还面临汇率压力、生产要素成本压力和融资压力三大难题。这些问题错综交织,相互影响。
目前,民营外贸企业最高的呼声是融资问题。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认为,鉴于授信机制和银行现有商业模式的问题,不能过多依靠金融机构解决资金链问题,目前最有效的是综合性财税政策:
阎庆民:不能压在金融一家,商业机构不能说明知道出口效益不好,有风险还去支持它,这是违反商业原则的。我们的财政都超收两万亿,大大超过GDP增幅,我们有这个基础和条件。财税你得拿出来,海关、商检、营业税,包括外汇管理,加上银行。如果不给鼓励政策,谁来支持啊?
去年以来,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过快上涨,让很多外贸型民营企业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生产积极性。在发改委关于“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发布会上,发改委主任张平指出: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趋势长期存在。那么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该如何缓解?全国政协委员、原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认为,生产要素价格改革的代价,可以通过结构性减税给予平衡:
秦晓:比如说我们推动要素价格改革了,企业成本就上来了,把要素价格改革和税收的结构性减税做一个比较,能不能通过减税来补偿一部分要素价格改革的代价,我觉得这个是可以论证的。
在民营外贸企业中,有九成以上都是通过外汇结算的,对于不断加重的汇率压力。秦晓认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是长期趋势,这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对此需要政府对未来的通胀放宽一定的容忍率:
秦晓:通胀和汇率是互相抵消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容忍稍微高一点的通胀,是不是可以放到5或者5.5,只要不是恶性的,不是恶性的能够稳住。要素价格改了,通胀率放开一点,这两个因素使得我们的汇率改革,不会放开以后一下子升得很高,这些我觉得都有关系。
作者:王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