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2年全国两会 > 2012两会代表

代表:谁对公共设备安全负责 论证不能只走过场

2012年03月11日09:5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白雪 刘世昕 丰家卫

  城市的楼高了,电梯成了楼的“腿脚”,城市速度要快,地铁是交通的“血脉”。去年上海地铁多次出现故障,全国发生多起电梯事故把设备还原到每个人的生活,你会发现,这是件大事。

  公共设备是城市和你越来越离不开的东西。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质检总局总工程师程静再次呼吁,要注意设备安全。

  2009年,程静曾与全国政协委员郭汝斌、葛志荣共同呼吁这一问题。当时,郭汝斌以国外水电站的例子来证明设备质量安全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设备安全隐患越来越普遍,惨痛的例子也离人们越来越近,越来越多。

  2011年7月,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上行扶梯突然反方向运转,几十名乘客摔倒滚落,一名13岁男孩被挤压死亡。事后调查认定,该扶梯设计存在缺陷,此外维护保养不到位。

  “重大设备的设计、采购、制造、调试和运行等环节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程静说,一些重大设备投资大,专业性强,周期要求严格,尽管它们都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但在行政法规上没有统一的监督部门,无法落实相应的责任。

  程静表示,对这些大型设备的监管,不像产品检验那么简单。普通产品只要最终质量合格即可,但对大型设备应是“全链条”的监督和管理。以电梯为例,质检局的特种设备监察科要进行检测,但这一检测只检验了某一时段的状态。“比如检测的时候电梯承载10人,但实际情况是有很多人挤上去了,这就需要范围更广的监理。”

  “对设备的监理应该本着对人负责,而不是仅对产品质量负责的心态去做。”程静说。

  然而,由于项目涉及多地、多部门,协调监理难度很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曾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国外,地铁是一种运输工具,但在中国,地铁对城市的意义不那么简单,各地越来越流行修建地铁。他曾多次被请去参加城市的地铁建设论证会,但他 发现,一些论证越来越“走过场”,论证比较匆忙,本来要搞很多地质勘探,也因为时间紧迫被压缩,工程仓促开工,分成多段,建造进度很快。

  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电梯产量、电梯保有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每年新增的电梯数在30万台以上,占全球每年新增电梯总量的一半以上。但近年来行业恶性竞争严重,价格层层压低,维护和保养都跟不上。更严重的是,很多城市的高层住宅楼,房屋所有者和使用者是业主,但负责采购电梯的人既不拥有也不使用电梯,很难监督其负责。

  葛志荣表示,质量安全关乎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过去是设备谁制造谁负责,其实地方政府应该负全责,设计、制造单位负主要责任,业主单位应自觉接受监理。

  “公共设备质量是一个国家的大事,也是关乎每个人的大事。”葛志荣说。

(责任编辑:UN01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两会要闻

温家宝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详细]

两会热点

2012全国两会期间,改革、反腐等热点问题被热烈讨论,代表委员们提出了不少提案议案。两会闭幕后,这些建议又将往何处去?[详细]

两会调查

热点调查:房价问题北上广三地居民普遍认可限购令控制房价的作用…[详细]
热点调查:幸福感你心目中谁是最幸福的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呢…[详细]
热点调查:2012年通胀47.4%的受访居民认为2012年通货形势将继续恶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