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月至3月都是员工跳槽高峰期,不少深受其苦的企业把投保"雇员忠诚险"视作了救命稻草,只可惜如今国内险企没将“跳槽”纳入承保范围。
雇员忠诚险投保门槛有点高
“上月初,公司刚挖过来两个厉害团队,可他们对公司业绩越重要,老板心里就越没谱,害怕人家像离开上家公司那样说不干就整队撤离,受不起!”说这话的是某寿险电话销售公司人事经理孙女士。
正是因为保险业出身,她便和老板商量给公司买份"雇员忠诚险",好把人员变动造成的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可这如意算盘刚开始打,她便碰了一鼻子灰。
这两天,孙女士通过电话找了很多有此险种的财险公司,但只要对方一听说她公司的性质,以及60余员工的规模,得到的回复几乎无一例外,“对不起,我们不做。”
至于具体原因,记者以孙女士的身份问过几家险企,但唯一得到的解释是:“此险不单卖,只有拥有独立写字楼,公司规模比较大,而且还在我们公司投保了其他险种的企业,我们才会向上面申请卖给他们‘雇员忠诚险’。”
承保内容不含员工跳槽
所谓“雇员忠诚险”,是以被保险人(一般指企业)的雇员在受雇期间,因欺诈、贪污、挪用款项、伪造账目等不忠诚行为,导致被保险人直接经济损失为保障内容的一款险种。
部分保险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关于此险的咨询量虽然比年前高了15%,但诸多企业都很关心的"员工跳槽"保不保的问题,业界和保险公司的说法却不尽统一。
有学者认为,“跳槽”属于员工对企业的不忠行为。而险企认为,员工跳槽只是个人志向的转移,不算不忠,故而“即便企业买了‘雇员忠诚险’,保险公司也不会理赔。”中国人寿财险渠道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位负责人表示,此险虽然由来已久,但其属于舶来品,保险责任范围非常笼统,风险衡量难度也很大,这正是保险公司不愿广泛出售此险的原因之一。
忠诚险九成卖给了外国人
如上文所言,“雇员忠诚险”在我国于1988年就已推出,“只是长期以来,投保此险的企业很少,这显然违背了‘大数法则’这一保险公司收益基要,所以销售此险时各险企都会很慎重。”平安保险一位不愿具名的管理人员说。
另据业内人士介绍,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雇员忠诚险”的保险收入仅能占所有保单收入的1%左右,其中,外资企业占投保顾客的90%。这也正是此险在中国存活下来的唯一理由。
据了解,在欧美几乎每家公司都会为自己关键职位的人员投保,以确保公司不会因员工背叛而导致灾难。虽然这个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人事风险避险工具,如今也被越来越多国内企业所注意,但其初衷却都是为了首先减少优秀人才流失的负担。 文/记者宋立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