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周刊》 > 《中国新闻周刊》精彩报道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中英关系“全速前进”

2012年03月20日09:37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韩曼曼

  专访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

  英国政府并没有打算在奥运期间阻止曾参加过骚乱的人们使用社交网站。人们恰恰应该记住的是社交网站在骚乱中起到的正面作用

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
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

       从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登基60年钻石庆典到狄更斯诞辰200周年,2012年对于英国来说注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而这一年对于中英关系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也正值中英建交40周年。

  英国于1950年承认新中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1972年3月13日,中英外交关系又从原来的代办级升格为大使级。此后40年,中英关系尽管历经波折,但总体上保持稳中有升。

  3月8日,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在其官邸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时表示,中英关系已经开始从稳步发展转向强劲发展期,并将在不远的将来有个质的飞跃。

  正坐在一辆马力充足的汽车上

  中国新闻周刊:建交40年中,中英双方有哪些历史事件令你难忘?这些年给中英两国最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是什么?

  吴思田:过去40年来两国之间最大的成就就是香港政权的成功移交,而这个问题曾是两国之间存在的一个历史性难题。邓小平提出了一个伟大的构想“一国两制”,使得香港政权得以和平过渡。事实也证明了香港在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并成为世界最伟大的城市之一。香港人民应该为自己这座城市而感到自豪。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不仅是中英两国关系的伟大成就,也为两国之间构建了坚固的桥梁。

  中国新闻周刊:中英给人感觉似乎一直处于一种“稳定但是迟滞”的关系。两国目前最迫切的是加强哪些方面的合作?

  吴思田:现在正值两国自建交以来发展最快速的时期,虽然这一关系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如果用阶段性来形容,过去40年两国关系是刚刚站起来并开始行走,而未来40年,两国关系将飞向天空。

  中国正在步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迅速,人均收入也逐步提高。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正在转向消费导向型经济,对服务产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比如在金融保险、医疗保健、教育、创新技术、零售以及奢侈品产业上的需求。

  同样,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寻求海外投资多元化。英国不仅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地,也是中国通往欧盟单一市场的大门。

  基于上述原因,我认为中英两国关系正在加速前进。就好比我们两国正坐在一辆马力充足的汽车上,而现在正在由起步转为加速阶段。我坚信未来40年两国关系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中国新闻周刊:卡梅伦首相近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英国支持欧盟尽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愿为推进欧盟同中国的关系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否是为两国关系走强注入的一针“兴奋剂”?

  吴思田:英国历来是一个主张自由贸易的国家。我们会继续呼吁欧盟进一步开放市场,为推进欧盟同中国的关系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中国方面能够为外国企业开放市场,这将不仅对中国及其人民有利,也将有利于两国之间进一步的经济交往。

[1] [2] [下一页]
广告

我要发布

手机看新闻,天天抽大奖

订阅成功!

请查收短信,下载安装搜狐新闻客户端

iPhone看新闻,请用搜狐新闻资客户端!

iPhone看新闻,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广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