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特派记者 程绩 启东摄影报道
今年刀鱼价格再创新高,2.5两以上的“大刀”收购价超过3000元一斤,如上了豪华酒店的餐桌,更是身价不菲。
刀鱼价比黄金,消费刀鱼的人非富即贵。当公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茅台、拉菲一样的刀鱼天价时,却很少有人关注捕捞刀鱼的渔民。本周三,记者跟随中国海监5003号船,来到长江口,寻找捕刀渔民,在甲板与甲板之间,进行了特殊的采访。 “别人都以为我们捕刀鱼的发大财,其实是日子越来越难,收入一年比一年少,今年刀鱼的数量这么少,到最后能赚1万元就不错了。 ”捕了二十多年刀鱼的渔民陈凯飞告诉记者。
发现捕刀渔民:
汹涌江面上小筏子若隐若现
从启东港出发,方向长江口,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江苏省海监渔政执法四大队队长张建明兴奋地告诉记者,“看到捕刀鱼的船了”。记者从船舱来到甲板上,顺着张队长手指的方向看,100米外,一个微小的黑点在汹涌的江面上随着波涛若隐若现。
张队长通过高音喇叭招呼渔船过来,等船靠近再一看,“这哪里是船,分明就是一张筏子嘛”。只见两根塑料泡沫撑起一块20平方米大小的木板,前后有两根到膝盖位置的桅杆,没有任何护具,上面放着一个空水桶,一台老旧的发动机在轰隆隆地工作着。面对记者的疑问,张队长苦笑了一下,“这就是捕刀渔民的渔船。 ”
“捕刀鱼的渔民,一般三到四个人一伙,有一艘大的卧船,是他们睡觉和生活的地方,而捕捞刀鱼,用的就是这样的筏子,一艘卧船两条筏子,是捕刀渔民的常规配置。 ”海监大队的吴雨平介绍道。
记者试图下到筏子上采访,但马上被张队长制止,“你上去站不了5秒钟,一个浪过来就掉水里了。 ”
捕刀渔民生活:
过完年到现在白天深夜都在捉鱼
殷汉诚是农历正月二十发船出来捕刀鱼的,陈凯飞是年初十出海的,两个人至今都已在长江口船里来浪里去打拼超过40天了。他们各自带着三个弟兄,收获的是十多斤刀鱼,经历的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
40多天,生活和休息都在卧船上,每天上岸只是为了卖鱼,根本没有时间回家。每天渔民在江面上捕刀鱼的时间,是由退潮时刻决定的。记者采访的当天,长江口下午2点30分左右退潮,渔民这时就会登上筏子收网。由于潮汐是12小时一个周期,这意味着半夜2点30分,他们也要出来工作。半夜捕刀鱼非常危险,因为江面上根本什么都看不见,四个渔民在筏子上只能通过手电筒微弱的光辨别方向,浪大的时候,被冲下水的情况也很常见。
筏子那么危险,为什么不能换大一点的船捕刀鱼呢?江苏海洋渔业指挥部副指挥王志民解释道,“第一是这样的筏子调头快,方便作业,第二其实是为了省油。 ”
渔民们早已经习惯这样危险而且没有亲人陪伴的生活,每年过完年就发船,一直到清明过后才能上岸,这样的日子每年都要坚持近两个月。 “我们渔民都养成了眼睛一闭就睡着的习惯,否则根本没有体力支撑下去。 ”陈凯飞告诉记者,有的时候他们在江上生病了,感冒发烧什么的就只能靠自己吃药硬抗,根本没有人会因为这个原因上岸到医院看病。卧船上的药箱里,最多的就是胃药,胃病和脊椎病是渔民的职业病,几乎每个人都有。
【天价刀鱼】
同样大小,如果缺鳞售价只有十分之一
记者先后采访了两艘捕刀船,却看见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
第一个船主人叫殷汉诚,他的筏子上看不到一条刀鱼,“已经开始收网了,到现在为止没发现一条刀鱼,今天一天可能又白干了,油钱都保不住。 ”殷汉城显得很沮丧,他说自己正月二十到江上捕刀鱼,到现在为止40天,只收获了10斤刀鱼,“今年春天来得晚,刀鱼产量比去年少得多,去年这个时候都二十多斤了,所以虽然价格涨了一倍,可实际收入反而减少了。 ”
第二个船主人叫陈凯飞,他见到记者,脸上始终带着笑,没等记者提问,就主动掀开塑料鱼篮上的一块湿布,只见里面有两条30厘米左右的刀鱼。刀鱼还活着,鱼肚随着呼吸一起一伏。陈凯飞笑着说,“今天是收成最好的一天,有两条鱼,家里一个月的伙食费就有了。 ”他马上就要带着这两条“大刀”上岸交易。两条刀鱼像宝贝一样被他用湿布盖好,下面还垫着冰块,记者要求他把刀鱼拿出来仔细看看,陈凯飞拎着鱼尾小心翼翼地提起来。
两条看起来一模一样,但张队长一眼就看出区别,“如一条能卖1000元一斤,另一条就只能卖100元一斤。 ”
“为什么? ”陈凯飞对记者肯定地点点头,指着一条刀鱼说,“这条鱼在进网之后用力挣扎,鱼鳞缺损一块,价钱只能是那条全鳞刀鱼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记者仔细看,金贵的全鳞刀鱼在阳光下泛着均匀的光,而缺鳞的刀鱼鱼背上有一块微小的地方没有鱼鳞呈现淡黄色。 “为什么刀鱼一定要带着鱼鳞一起蒸,就是因为鱼鳞完整的品相好,亮亮的,好看,这就能卖到天价,请客的人有面子。至于全鳞刀鱼的味道,其实和缺鳞刀鱼没啥差别。 ”
【渔民自述】
听人家讲吃刀鱼的故事,像做梦一样
一边是餐桌上刀鱼食客的奢靡,一边是江面上捕刀人的艰辛。刀鱼产销链条的两端,有着天壤之别。
渔民殷汉诚预计今年要亏本,而陈凯飞情况稍好,他预计清明之后盘算一下每个人能挣1万元到2万元。虽然每个捕鱼渔民心里都有着账本,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豁出命在挣这点血汗钱。
今年能保本就不错了
今年的刀鱼为什么会那么贵?渔民陈凯飞回答说,“你看看我们的篮子,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空的,或者有几条小刀,产量少了,价格怎么可能不涨。 ”2011年冬天太冷,低温天气时间长,进入2012年后,又遇上了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2012年的春天来得太晚,天冷,水温不够,刀鱼从大海洄游至长江就晚,往年渔民最早出江捕鱼是2月20日左右,今年推迟了将近一个月,大多数人还没开网,即使开网拉的也是空网。今年的刀鱼价格再创新高,似乎理所当然。
刀鱼价格越攀越高,但捕刀渔民并没有得到任何实惠,今年甚至还要面临亏本的可能。殷汉诚说,“我一共撒了60张网,每张网的成本在1500元,共计9万元左右,40多天到现在四个人只挣了1万多元,虽然这两天天气回暖刀鱼多了一些,但还是不乐观,因为过了清明之后,刀鱼就越来越不值钱了。”他预计如果接下去老天爷帮忙,多一些晴天,水温上升加速刀鱼洄游,今年还有希望保本。
挣不到钱上岸之后怎么办?殷汉诚苦笑着说,“去工地上当帮工挣钱。 ”
[1] [2]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