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冬
晚报讯 今天上午在沪举行的“2012上海世界生态城市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接受记者专访时呼吁,上海应当作一个很好的生态安全体系规划,保证城市空气、水等使用的安全。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个过程,”郑时龄认为,近30年以来,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上海的城市空间结构也经历了带有根本性的转型,逐渐形成了多核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及黄浦江沿岸滨水空间、中心城区和郊区的有序发展。但上海仍然存在各地区之间环境资源、交通资源、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不平衡的现象。
“对于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而言,应更注重发展中的平衡问题,不仅要满足精英阶层的居住、生活需求,还应该让大众宜居。 ”郑时龄坦言,直至目前,上海还存在“上只角”、“下只角”的地区差异,公众对于大型城市设施的依赖还有待于进一步公平化。
对于眼下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的现象,郑时龄指出,拥有汽车不代表现代化,上海应当像国外一些发达城市那样,减少汽车的拥有量,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私车额度拍卖只是对汽车保有量进行调控的一个手段,未来或许还可以通过限流、限行,包括像意大利米兰等城市所实施的对进入中心城的汽车收费等措施,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的难题。 ”
郑时龄还表示,上海应当规划城市生态安全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空气、绿化、水资源等。以绿化为例,建设生态安全体系的目标之一便在于,让每一个身在上海的市民,出门500米就有绿地、小型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每个区都要有一所公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