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陈珍妮 报道
2009年,一场殡葬行业大学生招聘会吸引了数千人应聘,最终108名大学生入行,成为新一代大学生殡葬员工。三年过去,这 “108将”给殡葬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殡葬行业协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对所属各单位的入行三年大学生进行追踪回顾。
入行三年15%大学生流失
2009年3月21日,本市殡葬行业首次举行应届大学生招聘会, 24个单位共推出418个岗位。当时场面火爆, 5000多人到场,共收到简历3200多份。经过初选、培训、面试,最后108名应届大学生入行。
据殡葬行业协会会长王宏阶透露,目前108名大学生约有15%的人流失,约85%的大学生留下。其中,进入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所属各单位工作的大学生共有71人。目前,市殡葬服务中心下属各单位还有60名大学生坚守岗位,其中男生22名、女生 38名,大专学历 28名、本科学历29名、研究生学历3名。
今后必须大专以上
如今,这些大学生大部分已成为殡葬中心的业务骨干。入行第一年,他们大部分被安排到了一线实习,化妆间、洽谈室、礼厅组、火化间……几乎所有最艰苦的岗位他们都去锻炼过。目前,中心城区的龙华、宝兴、益善殡仪馆共有2009年招聘大学生25名。有两人成为新一代年轻化妆师;有1名成为火化岗位新兵;有10名成为礼厅服务新生力量;有12名成为业务洽谈员、企划员、高级文秘;有3名在管理岗位上发挥作用。在去年全市第一批十二名专职司仪中就有9名是来自这群大学生。
王宏阶介绍,今后招聘要求必须达到大专以上。从2009年之后,仅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又陆续招聘大学生50余名,其中包括博士生一名、本科生15名。滨海古园相关负责人透露: “我们当时招聘的大学生基本没有人走,以前有忌讳,但这两年越来越多人要进来还进不来呢。”
研究生夫妻携手进殡葬业
多年的专业学习,使刘平和金伟这对哲学系毕业的研究生对死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促成他们在择业过程中,毫无顾虑地选择了殡葬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 2009年,刘平被淀山湖归园录用,金伟则进入上海滨海古园,成了一对 “殡葬伉俪”。
刘平现在是淀山湖归园办公室副主任。在最初入职的几个月内,刘平一直住在墓区学习,很快适应了新岗位。他参与设计的 “浦江缘”主题文化墓区,逐渐成为华侨落叶归根的最好归宿,工作中的多条合理化建议也得到了采纳实施,他还积极建议策划建设上海第一座华侨人生文化博物馆。
刘平的妻子金伟在滨海古园工作。日常工作中,作为高级文秘的她组织编写服务礼仪规范、开展“一对一”培训,形成了一整套殡葬服务礼仪,让客户感受到了殡葬礼仪带来的庄重和尊严;还积极筹划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滨海古园的公益事业,打造“公益古园”。
三年中,这对小夫妻用哲学的理性思维克服了对死亡和殡葬的忌讳,并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努力改变着人们对于死亡和殡葬的认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