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新型城市 广州改革迈步值得期待
能否为广东乃至中国迈向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新答案,值得期待
广州超越东京,成为全球最难入眠的城市,这则新闻再度引起人们对城市化路径的反思。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逃离北上广?为什么一场大雨就淹了半座城?为什么过一个节就堵了一座城?城市发展未来的道路在哪里……广州这座国家中心城市,躲不开中国式城市化的现实追问。
广州再度站上改革潮头,率先探路新型城市化,有着超越区域发展方略本身的意义。
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探索。广州城市发展正在呈现出来的崭新形态,能否为广东乃至中国迈向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新的答案,值得期待。
新变 治城市病 广州“长大”
多重维度的城市格局调整和梳理,站在新的起点重新定义城市的范畴,意味着对这座城市未来潜力全方位的挖掘
广州试图探索一条符合实际的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这座城市的目光正在越过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投向广袤的城乡
向东,在广州科学城的基础上,东部山水新城逐渐打磨成型。
向南,南沙新城吹响了“再造一个新广州”的号角。
由此,广州正在跳出“摊大饼”的拓展模式,撑起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大局面,拥挤在城区的人流、物流等有望找到新的出口。
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州正在“长大”。
城市不再拘泥于旧城和城市CBD的弹丸之地,而是把一度与城市割裂的乡村,逐渐纳入城市化的版图。在广州,美丽城乡行动计划已经全面启动,城乡规划正在无缝对接、全域覆盖。
城市不再栖息于冰冷的钢筋水泥之上,而是把山、水、田、海收编入城,让市民在城市里可以诗意入眠。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广州要建成花城、绿城、水城。广州率先公布PM2.5监测结果,给自己布置一道“倒逼”考题。
城市不再停留于建房盖楼的跑马圈地,而是在虚拟世界开疆拓土,攻城略地。“智慧”城市浮出水面,广州计划用5年时间构建“智慧广州”框架。食品安全可以溯源、出门开车有人指路、水电账单轻松电子支付、电子健康档案提升医疗服务……更加“聪明”的城市、更加美好的生活并不遥远。
一个健康长大的广州,从不同维度凸显着新型城市的美好形态。
这是广州破题新型城市化的关键一步。在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情调查与对策咨询专家胡刚看来,多重维度的城市格局调整和梳理,站在新的起点重新定义城市的范畴,意味着对这座城市未来潜力全方位的挖掘,这样的城市才有足够的力量和空间,解决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等“城市病”。
新城 明日之城 显山露水
在新型城市化的大幕之下,凸显各自特色的区域试验正在这座国家中心城市的各个角落悄然进行
广州塔在云端守望着日落西山,四面八方的华灯悄然点亮,这座城市最灿烂的一面沿着城市新中轴线和珠江两岸次第展开。
向南眺望,在这座城市的心脏地带,广州市中心最后一片湿地万亩果园,正在寂静中为城市居民呼吸吐呐着新鲜的空气。
不久之后,在这片由珠江冲积而成的湿地上,将崛起海珠生态城,建成生态城市示范区和花城水城绿城样板区。
广州市海珠区委书记姚奕生描绘未来的生态城时,津津乐道于今后居住在这里的市民“被鸟儿叫醒”的幸福生活。
以生态化引领城市建设,以高端服务业引领城市转型,海珠生态城是新型城市化的生动实践,亦是广州“明日之城”的缩影。在这里产生的城市化新经验,或许将为广州乃至广东指引未来的方向。
在新型城市化的大幕之下,凸显各自特色的区域试验正在这座国家中心城市的各个角落悄然推开。
向海而生,再造新广州的大梦想,从新南沙的规划中破壳而出。作为珠三角地理几何中心,这里将借粤港澳合作的强力引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理想之城。
以自然山水为骨架,天河智慧城也开始“显山露水”,这里将形成一片有别于广州高楼大厦的宜居环境,引入智慧产业,成为广州的发展引擎、创新中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逐渐隆起的新型城市化试验场,串起这座城市竞争力的龙骨。今年,广州正在强势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三大方面的重大突破,其发力之处,正是在这些试验区的辐射范围之内。
这些逐渐隆起的新城,更像是一幅新型城市化的靓丽拼图,将拼接成若干年后市民可能拥有的新广州。
这些逐渐隆起的新城,正在指向一条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康庄大道:
挥别以追求GDP为导向、追求速度和规模的“传统理念之路”,转向追求发展质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挥别以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驱动的“负重之路”,转向主要依靠高新技术、高素质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驱动的创新发展之路。
挥别区域单极发展、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失衡之路”,转向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内部聚合发展的协调发展之路。
挥别注重追求经济增长的“物本之路”,转向发展成果全面共享的富民之路……
新路 深化改革 民主决策
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构建一个民主科学的决策平台,让广大市民能广泛参与到城市发展的规划与实践中去
十年城变脱胎换骨,亚运与创文的耀眼光芒逐渐沉淀,跻身国家中心城市之列的广州,注定要在世界的城市舞台上,代表国家参与竞争。
广州的标杆早已瞄准世界先进城市。
从本月底到6月,广州陆续派出考察调研队伍赴京津沪、罗马、雅典、纽约等城市,围绕新型城市化发展16大专题实地调研。
对于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而言,这是一次重拾荣光与梦想的旅程。
曾几何时,中华文明伴随着精致的丝绸和瓷器,从这里起航传播到遥远的地方。随着万商云集,海洋文明深深地融进北京路的千年古道,从这里播撒向神州大地。
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是这座千年古城重返世界先进城市的回归之路。
这条回归之路并不平坦,亦有荆棘险滩。
如何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谋求新型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能否把生态资源真正转化为城市的竞争力?
在世界经济波诡云谲时,如何让图纸上的新型城市化项目变成现实?新型城市化如何找到产业的有效支撑?
在利益格局日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新型城市化的广州道路绕不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突破。城乡融合仍有待制度破冰,广州如何进一步打破户籍、土地、财政等领域的二元体制障碍?
……
诸多的困惑与疑问,需要广州在实践中用勇气和智慧去寻找答案。
在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看来,广州重返世界先进城市,需要爬坡过坎,城市规划、建设要更有条理,布局更有章法,还要注重增加外来人口的参与机会,破除管理上的不平等。
“在精神层面,要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这是最为艰难的部分,也是需要长时间努力才能实现的。”彭澎说。
广州要避开发展的“陷阱”,要赢得城市的未来,必须向深化改革要发展活力,成为不少人的共识。
有专家指出,新型城市化道路要以人为本,必须构建一个民主科学的决策平台,让广大市民能广泛参与到城市发展的规划与实践中去,让城市由人民自己来建设。
“胸中有宏略,脚步自从容”。新型城市化,广州在路上。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郑佳欣
黄少宏
策划:王垂林 姚燕永
统筹:姜玉龙 曾妮 王军 (来源:南方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