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熄灯一小时不是作秀
新华网柏林3月31日电(报道员唐志强)3月31日晚,德国首都柏林,勃兰登堡门、柏林电视塔等标志性建筑与全球各地的地标一样,为地球熄灯一小时,以呼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熄灯算是一种行为艺术,表明态度。态度转变为成效需要行动,而德国,一直不缺少行动。
德国人做事细致,即使倒垃圾也“丁是丁卯是卯”。住家门前的垃圾箱足有五六个,分蓝、黄、黑、绿等多种颜色。蓝色装废纸,黄色装塑料,黑色装生活垃圾,绿色则装残枝败叶……不同垃圾装进不同颜色的桶里。
曾有德国媒体调侃,垃圾桶摆那么多,车都没地方停。当然,这只是调侃,德国人依旧坚持让每件垃圾“各归其位”。有人吃完酸奶,甚至专门把盒内残留的酸奶刮进生活垃圾桶,塑料盒则归入另一类。
走在路上,不时可看到绿色、棕色和白色大筒,用来回收不同颜色的玻璃瓶。在超市,也经常能见到德国人把大大小小的塑料瓶塞进回收机。
如果垃圾太多,住家附近找不到足够大的垃圾桶,一些德国人甚至愿意驱车十几公里,把垃圾送到处理厂。当然,油费自理。
德国人喜欢种花养草,几乎每个阳台就会摆上一圈花盆,如果有个小院,更是布置得花团锦簇。在不少人家的小院一角,可以看到一个大网兜或者铁丝笼,里面堆着鸡蛋壳、烂菜叶、枯树枝等。德国人等着这些废物变成肥料后,用来滋养草坪、花圃。既减少了垃圾,又养护了花园。看似“一根筋”的德国人在环保上显现出了难得的灵活和变通。
不仅对自家,德国人对公共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让人印象深刻。在柏林,大小公园免费开放,适逢节假日,再赶上个大晴天,人们总喜欢三三两两地来到公园,或躺在草坪上晒太阳,或支起烧烤架,摆上香肠,拿出啤酒,吃吃笑笑,说说闹闹大半天。等到太阳落山,大多数人会自觉带走垃圾,还公共绿地本来面目。
坚持的态度,一贯的作为,德国人个体的努力换来的是自然慷慨的回报。公园里两三人环抱的大树不算稀奇,风景不用人为装点已经美不胜收。潺潺小河,野鸭自在游泳;如茵绿地,松鼠悠闲觅食。即使在柏林市中心的地铁站,也可能见到鸽子在站台优哉游哉地散步,全然不把来来往往的乘客放在眼里。
站在离勃兰登堡门不远的胜利柱顶端俯瞰柏林,钢筋水泥被森林、绿地、河流、湖泊包围,这座现代化的城市给人的感觉不是阴森和冷漠,而是温暖与和谐。
3月31日晚8时30分,勃兰登堡门的灯光在众人倒计时后逐渐熄灭,现场响起掌声和欢呼声。当灯亮起,德国继续启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