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到: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加快实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覆盖,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范围扩大到60%的县(市、区)。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殊扶助标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做好妇女儿童工作,扩大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覆盖面,提高妇女儿童发展和权益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城乡老年人都老有所养,幸福安度晚年。
8句话,242个字,这是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人口和计生工作表述篇幅最长、内容最丰富、亮点最多的一次。这242个字背后涵盖了哪些深层次内容?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人口学家陆杰华,请其作详细解读。
出生人口性别比仍处高位需“标本兼治”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依然很严重?如何解决?
专家解读:2011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是117.78,比上一年下降0.16,这是连续第三年下降,表明我们的治理工作有了一定成效,但不能盲目乐观。现在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还处于波动期,虽然略降,但依然处于高位。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除了会导致一大批男性找不到媳妇以外,还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去年8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安部、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启动了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今年又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说明国家要下决心、花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
专家建议: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需要“标本兼治”:“治标”要通过技术手段打击“两非”,加大对非法小诊所、非法使用B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医疗机构的查处力度;“治本”就是要逐步消除男女不平等,完善养老保险等各方面制度,这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另外,要掌握确切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数字,不能仅靠地方上报,要全方位评估,比如参考医院产房的记录和小孩入学的登记情况等等。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面要大幅提高
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写入了“加快实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覆盖”,并要求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范围扩大到60%的县(市、区),请您介绍一下这两个项目,提出这样的要求有何意义?
专家解读:我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从1995年开始试点,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主要内涵是针对群众在生育、节育、不育方面的需求,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率。随着各方面的基础设施逐步到位,而且又有了十几年的实践经验,全国覆盖的时机已经成熟。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由财政部和国家人口计生委2010年共同开展的一个项目,已经进行了两年的试点。今年制定覆盖60%的目标是个很大进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提高出生人口质量、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的一项重要措施,“十二五”期间应该重点抓好这项工作。按照现在这个速度,到了2015年,覆盖面至少能达到90%~95%。
专家建议: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上述两个目标实现起来面临不少困难,特别是西部地区,由于财政转移支付存在问题,实现起来困难较大。所以,要加大对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西部相对落后,地广人稀,投入和产出比要低于东部地区,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东西部的投入效率差,做到科学加大投入。另外,在实施过程中也不要一味强求数字达标,要实事求是。
计生家庭养老保险要在普惠基础上有提高
记者: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已调整了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标准和特扶标准。报告中再次表示要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特扶标准,您怎么看?如何把对计生家庭的奖励与今年要重点推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挂钩?
专家解读:通过利益导向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很重要。奖扶政策和特扶政策涉及计生家庭的养老问题,从今年起,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上调至每人每年960元,死亡家庭的特别扶助标准上调至每人每年1620元,伤残家庭每人每年提高到1320元。这两项政策的资金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中央资金都能及时拨付,现在提高奖励扶助标准,关键要看地方资金能否落实。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和养老保险是不同的制度,前者专门针对计划生育家庭,后者针对所有人,是基本的、普惠的一种制度。二者虽然不同,但在解决计生家庭养老问题方面存在“交集”,可以互补。
专家建议:在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应提高计生家庭的保障水平,在普惠的基础上要有提高。另外,应加大对计生女儿户的奖励扶助水平,如果从中央层面实施困难,可鼓励地方试行。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口计生工作的中心
记者: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和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出现在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这意味着什么?
专家解读:这也是一个明显变化。近几年,推行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人口计生部门做了很多工作。人口计生部门有这个便利:首先,服务网络比较健全,可以服务到每个人;其次,人口计生部门是走出去上门服务,更受群众欢迎。在一些地区,要想接受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要看计生服务证,在北京就是这样。
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与人口计生工作存在一定关系。在残疾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生缺陷所致。将其连同扩大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覆盖面一起写入人口计生政策当中,说明我国计划生育的内涵和外延都扩大了,政府的职能也在转变。过去的计划生育工作只关注人口数量,现在不仅关注人口数量,还关注人口的素质、结构、分布,为人的生命周期服务,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个大变化,对于实现我国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建议:一些国家有家庭福利部、人口委员会或者人口与家庭部,计划生育是其中的一项职责。我国也要借鉴国外经验,逐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拓展其工作内容。
农村人口老龄化比城市更严重
记者:过去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只提到要加快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而今年在这句话的前面又加了一句话“积极发展老龄事业”,这个变化意味着什么?
专家解读:这两句话并不矛盾。老龄事业是一个更宏观、更全面的概念,而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只是其中一部分。提出这个概念表明国家开始从战略层面考虑人口老龄化问题。今后,我们既要完善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还要关注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精神慰藉、就业等各方面,逐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乐。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占到了总人口的13.7%,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将出现第一拨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20年之后将出现第二拨更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在人口转变上,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100多年的路程。从未来老龄化的程度看,2040年后,我国的老龄化程度比西方发达国家可能更高。这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就是现在我们过于关注城市养老问题,而对于农村老龄化问题重视不够。事实上,从常住人口来看,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市更严重。以北京为例,如果按1200多万户籍人口算,老龄化水平排全国第三;如果按2000万人口算,老龄化水平只排在全国中流,那800万外来人口基本上都是青壮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龄化问题。相反在农村,由于外出打工的人以青壮年为主,常住人口老龄化很严重。
专家建议:我国的基本养老模式是“90-6-4”,即90%在家庭,6%在社区,4%在养老院。按此标准衡量,城市的差距已不大,但农村的差距就太大了,即便是现有的农村五保户的养老,无论是设施,还是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差距还很大。中央应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转移支付力度,否则即使实现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也会因为没有健全的服务体系而大打折扣。 (来源:国家人口计生委宣传教育司)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