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八宝山殡仪馆火化师张磊正在操作焚化遗体用的机器。记者 王嘉宁 摄
八宝山火化师陪好最后一程 不断改造设施,提高火化质量,排放节约环保 张磊 50岁,八宝山殡仪馆火化室的火化师。单调工作仍须用心,陪好逝者最后一程。
目送、通风、点火、监测,不断地探视、调温……直到最后,收集燃烧充分的骨灰,用绸布袋小心包好,送归亲友。
50岁的张磊是八宝山殡仪馆火化室的火化师。上述看似单调的动作重复套叠,不需要太多的话语,“但必须用心,陪逝者走好在这世上最后的一程”。
让死者走得干净 2002年以前,张磊做过企业职员,干过汽车维修,开过运尸车,做过殡仪服务中心的引导,“该经历的都经历了”。40岁那年,殡仪馆的火化室缺人,张磊服从组织安排,做了火化师,“从头干起”。
由于做运尸司机和殡葬引导员时接触过遗体,张磊对火化遗体这份新工作,并不抵触。
“只是火化间里的闷热,刚来的人,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在温度高达三十多摄氏度的火化室里,很多时候,只有呼呼的火苗声和燃烧的噼啪声。
适应之后,张磊开始在这种闷热中,思考自己的工作,如何干得更细致、更漂亮,“让亡者的最后一程,走得干干净净,对悲伤的家属也是一种抚慰”。
不久后,张磊发现火化炉的烟筒经常被堵,堵死了就得维修,没堵死时,也经常会有焦化的杂质掉进炉内。
修汽车出身的张磊主动请缨,自己爬进火化炉和相连的烟筒里检修。
他发现,烟筒的内壁,是用纤维毡制成,经过长时间高温侵蚀,就会不断焦化、脱落。
“当时,八宝山殡仪馆的火化量很大,每天100多具遗体,烟道一旦堵死,不仅要花钱维修,对应的火化炉也得停止工作,耽误时间。”张磊决定向殡仪馆领导提出改造烟筒的建议。
几个月后,成熟的改造方案以及成本并不高的替代材料选择,得到了殡仪馆和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的首肯。八宝山殡仪馆的十几台火化炉,全部改装了耐火水泥材质的柱形烟筒,七八年仅需维修了一次,节省了不少维修成本,“更重要的是,烟筒里再也不会掉下杂质,污染到火化中的遗体了”。
不愿跟人说起工作 很多时候,逝者的不同身体状况,对火化过程,有着很大影响。
当上班长后,张磊和火化室老书记杜如意合作,改革了火化室的检索核对系统。现在,每次从殡仪馆运来待火化的遗体,根据棺木上贴好的条形码,不仅可以检索到逝者的姓名年龄等基本情况,还可以了解到“死因”,指导每位火化师针对不同遗体的特点,给予特殊的“关注”。
遗体火化的烟尘严重污染空气,一直是没有市民愿把家安在殡仪馆附近的主要原因。张磊改行做火化师后,和同事们一样,“不愿跟外人说起自己的具体工作,怕人家嫌弃”。
但穿梭于火化炉之间的张磊一直在琢磨,“送生命走完最后一程的职业,不能总是这样让人嫌弃”。
去年,在书记杜如意的支持下,张磊主持的火化炉燃烧器改造方案获得财政支持,八宝山殡仪馆火化室的燃烧器,以及火化炉的风管走向等设施,进行了改造。
过去,火化一具遗体需要70公斤柴油,将近2个半小时,烟气排放量大;改造后,火化一具遗体仅需要20升柴油,完整火化的时间缩短至一个半小时左右,烟气排放量也大大缩减。
为胖人加宽炉膛直径 在火化室干了10年,张磊发现,近几年,体态肥胖的逝者越来越多。“不仅仅是抬棺木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在火化炉中,肥胖的遗体很难烧着,如果火苗太大,则会产生较多的烟尘。”
最近,让张磊满意的一个发明改造,就是把火化室的炉膛直径,从70厘米加宽直80厘米。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我就是爱琢磨,想让遗体火化这个过程越来越环保,越来越有人情味儿。”昨天,张磊注视着火化炉一侧监视器烟囱上随烟飘出的灰白色尘粒,又在琢磨这些遗体之外的棺木、绸锦等燃烧后将来该如何妥善处理。
在张磊看来,作为殡仪服务的最后一个环节,火化师可以做到的,对逝者家属最好的安慰,就是拿出一捧“象牙白色,没有任何杂质”的骨灰。(记者 魏铭言)
作者:魏铭言 (来源:新京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