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0.4.142012.4.1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类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努力生存的故事一直在振奋中继续。两年前地震造成的满目疮痍仍清晰可见,受伤的玉树还在疗伤,新玉树正在一天天崛起。
受伤的格桑花,已在春天中孕育新的绽放。
自4月5日起,人民网推出“玉树地震两周年十记”系列报道,向您讲述今天真实的玉树……
结古镇,青海玉树2010年4月14日7.1级地震震中,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两级政府驻地,曾是唐蕃古道上的历史重镇。结古镇是本次地震的极重灾区,几乎夷为平地,受灾人口占全部受灾人口的40%。建设好结古镇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任务。结古镇镇长藏拉,就是承担这个重要任务的其中一员。像藏拉一样的基层干部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能否挑起恢复重建工作大梁?人民网记者专访了玉树县结古镇镇长藏拉。
“我每时每刻都在做群众工作” 2012年3月28日上午,我和另外两位同事驱车前往结古镇政府采访,路上打通藏拉镇长电话,说我们马上就到了,藏拉停顿了一下说:“那就来吧。”
结古镇镇政府工作人员集中在一片空旷地上搭建的板房中办公。10时许,我们走进镇政府,院子里有三十多个老百姓。我推开藏拉办公室,十平米左右的办公室挤了七八个人,藏拉坐在办公桌前,他正与其中的一位百姓说话。藏拉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到来,只是当照相机拍照闪光时,他才抬头看了看,并没有停下来办公。
大约过了10分钟,屋子里的人少了一些,藏拉起身与我们打招呼,抱歉地说他还在忙,让我们到另一间办公室等候。同事还有另一项采访任务,只留下我一人。我在院子里转着看着,这些到镇政府的老百姓,有的是来找政府开没有房产证的证明,有的拿着残疾人证明找政府补助,还有的百姓不会说汉语给我说了半天我也不明白。结古镇政府像个四合院,三面板房,一面帐篷,院子中间高高的旗杆上飘扬着五星红星。11时许,藏拉才忙完,坐在我对面,两个男人的对话正式开始。
“刚才在忙什么?我看那么多人。”
“现在少多了,去年,每天一上班都有百八十人来找我,老百姓有许多诉求。”
“现在最难的工作是什么?”
“征地拆迁工作最难。农民失去土地,他们的生活和后续发展如何解决?城市壮大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新情况。结古镇就这么大,外来人口也多,人口、环境、资源面临许多困难和压力,我每时每刻都在做群众工作。”
“做群众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要有耐心,认真听他们讲。对老百姓的诉求,合理的要想办法赶紧解决;不合理的,要耐心给他们讲解政策。政策一视同仁,刚开始可能不太理解,要一遍一遍解释,反复讲,态度要好,不要嫌烦,慢慢老百姓会理解。老百姓实际最讲道理,受灾情况这么严重,全国人民这么支持,老百姓也体谅政府的难处,舍小家顾大家。”
结古镇镇长藏拉正在与藏族老百姓交流(人民网记者翁奇羽 摄)
依靠大家力量 既动口又动手 藏拉1976年出生,曾在玉树县人大工作过,25岁时就当了玉树县发改委副主任,2006年至2009年,曾在中央民族大学脱产学习。2010年6月被任命为结古镇镇长。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时。
2010年4.14地震发生时,藏拉是发改委副主任,积极参与了抗震救灾。“那时人很乱,我和大家都在忙救人。后来又一户一户走访群众,摸查灾情疫情,汇总数据。每天从早上7时忙到凌晨2时,当时的工作还是很有成效,前期的数据直接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
据藏拉介绍,后来分发抗震救灾物资工作也很难。结古镇外来人口多,当时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还不到位。必须把物资及时发放下去,又不能发错,还必须公平。有的人家里受了灾,没人来领物资,工作人员人少就想办法送到他们手上,让每一个受灾群众都能及时得到帮助。
“我还召集人,成立了帐篷党支部,形成基层组织架构,安置灾民,处理应急事情。后来领导觉得我干得不错,当时的玉树县委书记、县长分别找我谈话,把我放到结古镇镇长这个位置上。我确实有压力,当时我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如何集中大家的力量,把最重要最紧迫的事干好。我在人大、发改委、学校时积累的一些东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周围的人都很努力,我看到了希望,自己不是孤立的,上任两个月没回过家。”
当镇长后,藏拉对管理体系做了必要的调整。一是东拼西凑组建临时班子。成立了20多个不同的组织,动员青壮年力量,扎帐篷、分物资,摸清辖区房屋受损、遇难者、伤员人数等情况并登记造册,救助安置受灾群众,并且通报公示,使辖区有序开展自救。二是完善联系机制。请老干部当联络站信息员,收集各类动态信息。老干部人头熟,能发挥长处,联络站为以后的建委会成立打下基础,为临时过渡安置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才能把工作做好,前提条件是我必须把协调、组织、管理工作做好。既要动口,也要动手。”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藏拉深刻理解基层工作的核心:既要做好协调组织管理工作,一些具体的工作也必须亲历亲为。
基层干部在恢复重建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 如何看待基层干部的作用?藏拉说,基层干部这个群体,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群众负责。既要保质保量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实际工作中又必须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诉求,上下统筹兼顾,必须学会从中找到平衡。基层工作复杂,小事情处理不好,会影响大局,还容易形成群体性事件,民族地区尤其要注意。
藏拉说,基层干部是付出最多的一个群体。精力体力透支,“现在我们天天上班,目前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轮岗休息。轮岗也会出现问题,主要是要重新了解熟悉情况,搞不好还容易添乱。”
藏拉上任一年零九个月,如何评价自己这阶段的工作。藏拉说,有些事非常难,但一定是尽心,全力投入,结果效果好不好,老百姓去评价。
基层工作还有什么问题?藏拉说,仍有许多不足,对有些问题没有深入了解,考虑不周,就急着去做,很容易出现问题。结古镇功能定位是要在恢复重建的基础上发展成为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青海藏区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结古镇的恢复重建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基层干部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必须发挥核心骨干作用,协调配合好各方力量,才能真正挑起大梁。
藏拉长得非常魁梧,也很帅气,一说就笑。
采访结束,临告别时藏拉动情地说:“在这个位置上我很充实,我生于斯,长于斯,是结古镇几万居民的一份子,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我手里把结古镇建设好,发展好。全国人民都在帮助我们,现在是结古镇最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机遇转化成现实。我们结古镇的基层干部很有凝聚力,大家共同的愿景正在形成,那就是要确保灾后恢复重建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真正实现三年重建跨越二十年。”
中午12时许,告别藏拉,我的同事也正好采访完农牧民生活,顺路接我。车上聊起这几天与我们接触的各个岗位上的基层干部,他们默默无闻,辛苦又敬业。有一位基层干部宋明谦,是原曲麻莱县县委宣传部长,由于身体不适应高原刚调回州上工作,儿子在地震中逝去。与他接触了好几天,他每天都很忙碌,这次支持我们采访,没有驾驶员他就自己开车送我们四处行走,路上爆胎又亲自修车。还有结古镇党委书记王青山,妻子和女儿在地震中遇难,仍天天坚持在一线工作,下班还有百姓找到他家里要求解决问题。
藏拉、宋明谦、王青山等,只是灾区基层干部这个群体中非常普通的三位,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灾区基层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他们是玉树重建的栋梁。
结古镇镇长藏拉(右)与人民网记者合影(人民网记者翁奇羽 摄)
几位老百姓来找镇长反映问题(人民网记者翁奇羽 摄)
玉树州委宣传部宋明谦(右),原曲麻莱县委宣传部部长在采访途中修车(人民网记者翁奇羽 摄)
三江源报在帐篷中办公,三江源报社社长东治才仁(左)在帐篷中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人民网记者王理摄) 作者:翁奇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