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推进海洋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构建生态屏障
2012年04月05日13:34
来源:中国政府网
日前结束的海南省政协五届23次常委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政协海南省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海南省海洋经济的建议案》(简称《建议案》)。建议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的决定,对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做出重要部署。
推进海洋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建议案》 指出,要鼓励渔民造大船,闯深海,开展外海捕捞。积极争取国家从海洋捕捞渔船控制指标上给予倾斜,新增80吨以上外海捕捞渔船指标。对本省新造80吨以上外海捕捞渔船给予财政(贴息)资金扶持、银行优惠贷款支持,对外海和远洋捕捞船给予柴油财政补贴。
对于构建热带水产育种体系问题,《建议案》认为,要加强对水产育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投入,争取在海南省建设“国家级水产苗种南繁基地”和“热带水产苗种繁育高科技园区”,并逐步构建遗传育种中心—良种场—育苗场等完善的热带水产育种体系。
与此同时,常委们还建议,要实施热带海洋牧场工程,大力发展“碳汇渔业”。推进渔业农牧化,建设深水网箱养殖基地,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渔民专业合作组织进入养殖基地参与建设。制定“碳汇渔业”发展规划,鼓励和引导渔民大力发展“碳汇渔业”。
确立海洋旅游作为海南省海洋经济特色产业
如何建立起海南完整的海洋旅游产品体系,常委们建议,要逐步形成以休闲度假为主导,海岛观光及海洋专项旅游并存的多元化旅游产品结构。
《建议案》提出,发展高端热带海岛观光,开辟依托豪华邮轮、游船旅游的环海南岛蓝色海洋观光旅游通道;发展海洋生态旅游,建立海洋生态公园,范围涵盖现有珊瑚礁、海鸟、海洋生物、海洋历史遗迹等海洋自然保护区;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以海洋历史古迹和现代海洋设施为依托,挖掘、整理、弘扬海洋文化遗产,加快建设大型海洋博物馆、水下文物博物馆等;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利用渔港周边的沿海作为游乐场所,在沿海投放人工鱼礁,建造人工渔场。
打造高水平临海临港经济带
《建议案》指出,要建设立足本省、背靠内陆、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加快临港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航线,拓展物流市场,做强航运企业。
常委们表示,可以创建一批省级、国家级海洋支柱产业园区。吸引生物医药、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等骨干企业进驻园区,形成众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集群。引进大型企业发展修造船产业和海洋工程制造业。同时,培植和扶持本地配套企业开发新产品,促进船舶配套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形成配套产业集群。
加快海洋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常委们提出,可以整合全省现有的海洋科技资源,组建海南省海洋科学研究院。形成以热带海洋研究为特色、产学研紧密结合、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科研机构。加强海洋信息中心建设,管理好海南省管辖海域海洋经济信息资源,提供多种海洋信息服务。
《建议案》指出,要加强海洋经济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海洋科技人才需求规划,制定海洋高新技术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在研究经费、住房、户口、支撑等方面给予倾斜。推动海南省高等院校合理调整、完善海洋学科设置,支持海洋重点实验室、优势专业设置,在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基础上筹建热带海洋大学。
构建蓝色生态屏障
发展海洋经济,必须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常委们强调,要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如何从法制上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议案》明确,要发挥特区立法权优势,尽快制定海洋污染赔偿、海洋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要制定更加严格的管理办法,要像保护耕地一样,设定用海红线。对天然海岸、珊瑚礁等稀缺珍贵的资源,尤其要加强保护,划出重点保护区内永久性不得开发的核心区域。
《建议案》认为,要开展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建设,实现陆海生态环境一体化。在“绿化宝岛”行动中,要大力提高海南省沿海海防林的质量,不仅使其具备防风功能,同时也具备改良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功能;加强对现有红树林保护的同时,在适宜种植红树的沿海滩涂人工种植红树,促进红树林群落的恢复,加强对海南省珊瑚、海草生长海洋区域的保护,以推进海洋生态的保护与修复,为发展碳汇渔业提供良好的基础。(记者魏如松 通讯员张泽彪)
作者:魏如松 张泽彪 (来源:海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