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技术制造业2011年总产值达9.2万亿元
2012年04月06日09: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4月6日消息(记者冯雅 丁华艳)据经济之声报道,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信息显示,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已达到9.2万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位,移动电话、彩电、计算机、若干药物等主要高技术产品的产量位列世界第一。
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达9.2万亿元
国家实施70个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带动社会投资超过4400亿元,一批系统性强、战略意义突出的新兴领域加快发展,一批配套完善、优势突出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崛起,逐渐成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信息领域,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能力大幅提升、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能力和设备配套能力显著增强,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生产线正式投产,“缺芯少屏”发展瓶颈得以突破。继TD—SCDMA之后,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时分长期演进技术(TD-LTE)等成为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为我国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航空航天领域,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ARJ21成功实现首飞,并得到国内外订单252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均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生物领域,创新药物和疫苗、基因工程、诊断试剂、生物育种等产业的创新活力持续旺盛,满足百姓需求的能力显著提升,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数字内容、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高技术服务行业也显示出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软件产业规模五年增长了两倍,云计算等新兴服务业态不断涌现,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骨干企业的影响力逐渐提升。
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正逐步向产业链高端发展,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95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集聚作用进一步显现,正在逐步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促使更多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加快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了新的竞争优势。一批以往依靠低成本竞争的企业开始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技术企业趁势而上,扩大了市场份额,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2010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依托重大技术突破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带动高技术产业向更高发展阶段迈出了坚实一步。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更加开放的创新发展战略,国家和企业层面的高技术合作都在不断深入,中德、中以、中古、中印等双边高技术合作机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的层次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三星、思科、空客等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之间的研发和制造合作更加紧密。201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已达到548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的39%,居世界第一位。
可喜的是,随着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提升,高技术产业开始由简单的产品出口向资本、技术、产品全面出口转变。我国自主的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在拉美和亚洲地区应用推广,有效带动了有关设备和技术的出口。中兴、华为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不仅全球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名列前茅,2011年专利申请数量也位列全球第一和第三位。联想个人电脑销量已跃居全球第二。
创新投入快速增长,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11年全国研发经费达到8610亿元,是2006年的2.9倍,五年间年均增长24%。我国集中力量实施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已初步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成果。
更为可喜的是,“十一五”期间,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了商品化和产业化。
下一代互联网建成6个主干网、2个交换中心、273个驻地网,取得了多项重大创新,总体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12年年初,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意见》,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又将进入现网商用试点和全面部署的新阶段。成立仅3年的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已成为国际大规模基因测序研究的著名机构之一,平均每个月在《自然》或《科学》等世界顶级杂志上发表一篇学术文章。
我国创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系统化推进了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共建成119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30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793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为我国自主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者:冯雅 丁华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