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作者 不是所有的富二代都纸醉金迷 2008年开始,作为媒体人的陶涛开始关注富二代这个群体,在2010年的一次聚会上,一个做出版的朋友让他来做这方面的调查,他答应了。“在采访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富二代群体,而这个群体确实有很多故事。”
从来没有一个群体,会这么一出场就几乎面临着集体沦陷。人们对他们的关注格外细致,他们也格外地容易引起关注,因为,他们一出生就财富加身,与他们有关的新闻总是因为财富而被无限扩大。有人说,他们会影响未来30年民营经济的走向;有人说,他们会是未来福布斯榜上的名字;有人说,他们为财富和金钱所惑,不能善始善终……他们就是中国的富二代群体。
在现今社会,富二代这个群体被偏见地与飙车、炫富、赌博、吸毒,乃至更深层的罪恶关联……从一个中性词到一个带有贬义的词语,富二代这三个字的含义变化一直是社会热点。日前,国内第一部关于富二代群体的调查实录《中国富二代调查报告》亮相,本报记者专访了该书作者。
富二代群体主要集中在18岁到35岁 此次调查报告的参与者为世界经济贸易联合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民营经济学院研究员周德文,专注于青年企业家和青年创业者报道的媒体人陶涛,自由撰稿人于一。他们通过贴身采访、数据及表格分析等翔实的调查资料,最终完成了这份报告。
据悉,《中国富二代调查报告》共向富二代们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其中有效回收率为97.67%。同时,为保证调查问卷的质量,样本特征限定:18周岁及以上,无明显精神疾病的富二代。
通过对近600份问卷统计分析,从性别特征看,被访者性别男女比例接近7∶3。造成受访者性别比例较大偏差的原因,除了人口学方面的原因,也有家族因素,富一代子女较多,按照传统“传男不传女”的继承方式,不少企业家可能会倾向于培育儿子的继承能力。
从年龄构成看,富二代相对年轻,主要集中在18岁到35岁,其中26岁到30岁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多达33.1%。从教育背景看,富二代学历普遍偏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达86.2%,富二代教育也倾向于海外教育,有43.5%的富二代有海外学习经历。从就业状况看,有46.4%的富二代选择自主创业,就业比例为29.7%,剩下23.9%处于待业或无业状态。导致富二代选择自主创业的因素较多,如证明自我价值、积累创业经验、父母企业自己不感兴趣等;导致富二代处于无业或待业状态的因素有尚在读书或大学刚毕业尚未作出明确职业规划、懒惰不想工作。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比例较高,高达46.4%。有46.8%的受访者相信爱情。其中婚姻自己做主的比例是24.7%,在门当户对问题上,听从父母标准的高达90%以上。而对婚外恋的看法的调查中,有44%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坚决反对的20%。
当奢侈来敲门,不少人成了迷失的孩子 在被调查者中,有59.3%的富二代拥有两辆以上私家车,价格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20万是底线。36.5%的富二代拥有两套名下住房,每月能从父母处预支到零花钱,几千、几万甚至十万的都有。
纽约著名奢侈品百货公司的合伙人SarahEa-sley把奢侈品当做一个苹果,“如果你已经尝过了这个苹果的滋味,再想不吃它恐怕就异常困难。”有74.7%的受访者表示奢侈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不少受访者表示因为看到周围的人买了,想买类似的或者比他们更好的。富二代们的消费方向成为调查报告中的一部分。
受访者中,有飙车经历的达到36.9%,有81%的富裕家庭子女飙车场地选在城市快速路。尽管被“老千”称为“很傻,很天真”,但是受访者中有65.4%的富二代表示偶尔赌博,有93%的受访者坚决否认接触过毒品,但有66%的受访者表示其认识的一部分富二代喜欢玩点刺激。
这些行走在财富地带的年轻人,当奢侈来敲门,有些茫然中就成了迷失的孩子。
接班难题,愁坏了富二代 按照社会对富二代群体的习惯性定义,富二代大多数情境下指的是民营企业家子女,而民营企业家又是掌握优势经济资源的主体。对于很多富二代来说,他们要接过父辈的财富权杖,可继承财富并不是那么简单。有37.7%的富二代不愿意接手家族企业,有的认为父辈企业太土,有的想证明自己,还有的觉得管理企业太累,不感兴趣。而在接班后,有39%的受访者认为与父辈经营管理理念发生冲突,改革受阻。有21%的受访者受到企业元老挑战。
2008年,在上海苏州河边的一个二层小楼里,一个名为“接力中国”的协会成立,以陈豪为代表的富二代发起人,希望将相对松散的富二代人际交往圈发展为正规交流平台,希望通过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消解他们在父辈圈子处于弱势、代沟过大的孤独感。
随着富二代培训这种新型教育的应运而生,有71%的富裕家庭子女受访者表示参加过该类培训班。据说上海的一个培训班学费高达66.8万,培训教室不固定,有时还要到国外上课,课程包括学习财务、高尔夫球训练、骑马、茶道、国学以及形象穿着与品位等。据悉,很多富二代参加培训班多是父母之命,为增加富二代接班的保险系数,但有人说这是华而不实的噱头,有人说受益匪浅,总之,这接班的难题,困扰了富一代,也愁坏了富二代。
他们中不少人反感富二代这个称呼 26岁的刘骅,家族主要生产机械产品。18岁他向母亲软磨硬泡买了一辆母亲喜欢的法拉利,23岁他按照自己的喜好买了一辆劳斯莱斯,并加入当地超级跑车俱乐部,会员费五万元。他的朋友这样评价他:“几乎每个男孩子都有一个跑车梦,16岁之前,他家还很穷,之后他爸爸成了暴发户,他也突然拥有了财富,他不知道如何支配这些财富,昂贵的跑车圆了他的梦,也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华商报:这本书中调查问卷600份,你亲自采访的富二代有多少位?感觉如何?
陶涛:我们走访的有近80位吧,本来说要完成100人,但由于精力和工作所限,只能尽力走访。大量的调查问卷是由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的周德文会长修改、发放并收集的。我从2006年开始一直在采访民营企业家。举个关于礼貌的例子吧。作为一个采访者,我是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对一个陌生的人进行采访,有的受访者会很有礼貌地特意选择安静的采访地点;有的则在采访中时不时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甚至粗暴地打断访问。有一次,我采访一个富二代,是到其位于郊区的工厂进行的,采访结束后,我还未出办公室,受访者就打电话召集朋友聚会。当我走出工厂时发现,当地没有出租车,离公交车站也非常远,我走了很久才找到了公交车站点。
华商报:通过什么方式联系到他们,又怎么说服他们接受采访?
陶涛:从2009年开始,我陆续写过一些关于富二代的稿件,但在这些报道中,大多是采访积极进取的富二代。在确定了要写这本书之后,周德文会长作为总顾问,特意邀请我多次去温州走访,并采访了很多当地的富二代。周会长曾经告诉我,大量的企业第二代接班人很反感富二代这个称呼,经常有媒体要就富二代问题进行采访,他们都不愿意介入这个话题。
华商报:书中的富二代形色各异,有的披金戴银,有的朴素无华,作为采访者,你对他们是一种什么感情?
陶涛:说实话,我没有特别的道德评判,因为在采访对象面前,我要做一个倾听者,不管他是衣衫褴褛或者披金戴银。有个富二代曾经跟我说,“曾经有很多记者问过我对富二代这个称呼是否反感。我最开始的时候很反感,后来觉得我不能因为别人说我是富二代,我就去骂别人,因为这个词形容的是对的。我们确实是富二代,这不是这个群体想要或者不想要的,而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富二代这个词语本身是中性的,但被社会和媒体宣扬成了贬义词,往往一些不好的事情都与富二代有关。”在采访了很多富二代之后,我很理解他们的这种苦恼。
华商报:书里有一个富二代女孩说,反正大家都知道她家资产,所以穿什么都无所谓,她淘货只买便宜的。富二代中有你敬佩的人吗?
陶涛:其实富二代也形形色色,并不是如我们所想的所有的富二代都纸醉金迷。他们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但人的思想和习惯还是与后天教育和培养有很大关系。比如有一个受访者的父亲是当地最有钱的房地产商,他大学舍友告诉我,他在上大学的四年期间,和其他同学的吃穿住行一模一样,以至于在大学毕业后,同学们到他家玩,才发现他家住的原来如此豪华。而且有些富二代创业做得不错。
很多富二代不愿意接班,更愿意去创业 一天,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收到孙子乔治的一封信,信里乔治恳求祖母寄钱给他买一匹木马,维多利亚女王回信说:“看到你不知道省钱,我很难过。你买的玩具太多了,现在是到明白东西真正价值的年纪了。”第三天,维多利亚女王收到乔治的回信:“祖母,太谢谢您了,我把你的信以25法郎的价钱卖给了一位手稿收藏商,您可以清楚地看出,我是明白东西真正价值的!”
华商报:据说现在的富二代把潜规则玩得甚至比富一代还好,为什么?
陶涛:确实有这种情况。从我的观察来看,富二代对于处理人际关系都有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他们玩潜规则又有先天的条件,一方面是富一代的言传身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社会风气使然。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次在走访时,遇到富一代请一些人吃饭,我也被邀请出席,在酒桌上,富二代先主动代表富一代挨个敬酒,因为他知道,将来接手企业,这些人都用得着的。社会发展总是一代新人换旧人,所谓“用得着的人”越来越年轻,富二代当然更能理解他们的需求,更能够投其所好。
华商报:你觉得什么样的富二代会接好班?
陶涛:我们走访发现,很多富二代不愿意接班,他们更愿意去创业,甚至走一套与富一代不同的路,并且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当然,他们将来可能还是会接手家族企业,有受访者曾告诉我,“既然被称为富二代,就说明这些财富也不是我的,只是我要继承的,我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这个财富变得更多。”这种永远有创业心态的富二代,可能接班后会把企业做得更好。
华商报:担心别人质疑你们“调查报告”的权威性吗?
陶涛:我们不是专业的学术机构,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反映这个群体的一个或多个截面。近些年,富二代开豪车撞人、富二代校园征婚都成为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热点,像这些开豪车、征婚等社会中的现实问题都存在,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群积极进取的富二代,他们正努力学习相关的商业技巧,培养接班的能力。随着媒体针对富二代群体的报道过多集中在负面,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二代接班人希望自己被称为“企二代”,通过走访,我们感受到,富二代这个群体可能遭遇了不少误解,但我们无意通过此书为他们辩解,我们只是希望通过此书客观展现这个群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状态。
他们的爱情,与普通人无异 25岁的李晋的父亲是个煤老板,但他却被一个女孩子拒绝,“她觉得我不够上进,什么都靠父母”,李晋问陶涛,“你说我告诉她,我将来继承的财产一辈子都花不完,她会不会答应我?”
华商报:常有所谓高端相亲聚会,要求入会者年薪百万,富二代参加这类活动吗?
陶涛:愿意嫁富二代的多,但采用这种方式征婚的少,尤其像有富二代在校园征婚,这种情况还是少数,大部分富二代也看不上这种行为。
华商报:富二代结婚最看重什么?
陶涛:其实要看富二代自身是怎样的性格,如果听从家长安排,那大多是要找一个门当户对的,所谓门当户对无非就是商业联姻或者政治联姻,两个联姻的家庭都能够获得物质和非物质的资源;如果自己能够做主,这种情况就不好说看重什么了,有可能看重感情,有可能看重美貌,有可能看重才情,除去他富二代的标签,与普通人无异。
华商报:富二代圈子的特点和禁忌有吗?
陶涛:如果说圈子文化的话,他们的门槛准入就是家族企业的实力,还有新人要加入圈子一定是有圈内的朋友带领和介绍。至于禁忌,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采访后,受访者会告诉我,不要使用真实姓名,并且有人会很谦虚地说,“我们家的产业在当地并不算很大”。
本报记者 刘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