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下,监管不力也是造成“黑摩的”屡禁不绝的原因。记者了解到,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多方打击,但“黑摩的”仍然是很难治愈的交通痼疾。取缔“黑摩的”,建立打击治理长效机制,考验着城市交管部门的智慧。
利益驱动“黑摩的”屡禁不绝
一方面是公交不给力,出租车难以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另一方面是利益驱动,致使很多摩托车司机选择营运挣钱。记者走访了解到,由于跑“黑车”不需要缴纳税费,除了燃油费用外,其他尽数落入腰包,运营成本非常低。因此,一些摩托车司机顶风上路。
尽管交通管理部门也不定期整治,但这种猫鼠游戏常常让交管部门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记者与一些“黑摩的”司机聊天得知,从事“黑摩的”运营的群体中,一部分人是外来务工人员,其中很多人身兼数职,除了跑摩托车外,还在其他地方打工。交管部门管得松就跑摩托,管得紧就去上班。还有一些人是城市无业人员,迫于生计,选择了跑“摩的”。
从事“黑摩的”运营,收入每天一百多元。城乡接合部的摩的司机们每天早晨5点出门,上午9点收车。下午5点出门,次日零点以后收车。还有一些在市区运营的摩的司机跟随上班族的时间运营,上班高峰期是他们的运营时间。一旦出事,这些摩的司机无法也无力对乘客负责。
事故频发市民慎坐“黑摩的”
不可否认,“黑摩的”、“黑车”在城市交通功能中瓜分了不少运营“蛋糕”,事实上也承担了不少的运力,但安全隐患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2010年4月30日至5月30日的短短一个月,兰州市连续发生摩托车事故12起,致死13人。记者从兰州几家医院急诊科获悉,今年,摩托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伤者呈上升趋势。3月26日下午,东岗交警大队就接到了两起摩托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尽管不太严重,但也给非法营运的摩托车安全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兰州市交警支队事故股白股长说,目前,兰州市“黑摩的”主要集中在西固区和七里河城乡接合部,具体数量不好估计,但每年由“黑摩的”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交警部门已经高度重视,一直联合其它部门严厉打击。“没有安全保障,更没有保险,出了事故,破车一辆,扔下跑了你也很难追究到,市民最好不要乘坐。”兰州市交警支队一名交警说,摩托车安全系数低,驾乘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盲目开快车,不要多人乘坐二轮摩托车,不乘坐营运性“摩的”;购买摩托车后要及时挂牌,并在考取驾驶证后方能驾车;驾乘二轮摩托车必须要戴头盔。
力不从心“黑摩的”让交管头疼
记者了解到,早在1992年,兰州市就开始取缔和整治非法营运的摩托车。然而,20年来,“黑摩的”的整治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
2011年9月,由七里河区交警大队牵头,公安、交警、交通、运管等部门组成的专业“打摩中队”,在全区范围内查处各类“黑摩的”500余辆,有效地遏制了七里河“黑摩的”泛滥的现象。为进一步加强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011年9月24日,东岗交警大队组织执勤民警在辖区重点路段、路口开展机动车违法行为查处,拉开了东岗交警大队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百日会战行动的序幕,当日上午就查扣无牌无证摩托车137辆……
事实上,兰州市针对“黑摩的”的各种专项整治行动从未停止。“对于‘黑摩的’严重影响交通秩序,交警部门也只能按无证无牌依法进行查处,处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摩的应由城运处做相关的管理,但由于各个交通部门不能组成有效的联动机制,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这一行为。”3月22日下午,兰州市七里河区交警大队杨队长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兰州市城运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黑摩的”属于非法营运,相关部门一直以来都在对“黑摩的”依法进行治理。由于这类车机动性强、速度快,要想完全杜绝“黑摩的”非常困难。
专家认为禁摩需多方给力
实际上,“黑摩的”运营市场一直是城市交通发展的畸形现象,交管部门备感头疼。
尽管被列入取缔对象已有20年,但“黑摩的”等非法运营交通工具的存在一直考验着运营市场,也考验着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智慧。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社会学教授金建新认为,“黑摩的”的存在正好说明现在的交通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要在增加公共交通供给上多下工夫,比如增加公交车数量、规范出租车市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对此,相关专家均表达了相同观点,认为杜绝“黑摩的”,一方面要靠严查重打,另一方面,增加公交线路,调控解决公交盲点,疏导城市交通,方便群众出行。此外,多举办公益岗位推介会,帮助摩的司机找工作、多部门联手整治,建立监管和打击“黑摩的”的长效机制方是上策。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学江 实习生 王瑞英 马登海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