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赵普微博截图,目前已被删除。
中新网4月10日电(财经频道 李金磊) 昨日上午11点多,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普发布了一条有关老酸奶和果冻有“可怕内幕”的微博。微博称“转发来自调查记者的短信。同志们: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
该微博在短短三个多小时内,转发量超过10万多次,评论超18000多条。网友猜测,微博指的是老酸奶和果冻中的增稠剂,有可能就是用皮革炼制的工业明胶。不过,昨晚,这条微博被删除。
大企业不太可能用工业明胶 老酸奶和果冻到底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可怕内幕?对此,知名时事评论员周筱赟认为:“所谓老酸奶,就是更加浓稠,其实是添加明胶。果冻更是如此。食用明胶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价格比较贵,于是一些不良商家就用工业明胶替代。而工业明胶,就是用垃圾里面回收的破烂皮革等熬制。用废旧皮革生产明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明胶是胶原蛋白质的水解产物,而皮革因经硝化重金属严重超标。”
那么,老酸奶是否添加了工业明胶?对此,《广州日报》援引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的话说,大企业一般不会因小失大冒险使用这些物质,但不排除有小企业存在侥幸心理或者遭到供货商欺骗而出问题。
据《新京报》报道,一家国有大型乳企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生产老酸奶的几个品牌奶企,添加的明胶都是食用明胶。“外界对于添加剂过于敏感了。现在乳制品行业的添加剂范围和分量已经有明确规定,乳制品企业会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严格地控制添加剂的添加和使用,请消费者放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认为,不太可能存在大品牌企业使用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的情况。范志红从成本上分析认为,大品牌的酸奶和果冻生产商不可能使用工业明胶:“网上价格,每公斤食用明胶为25元,合每克2.5分钱。酸奶中明胶用量仅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那么1公斤(10小杯)酸奶中明胶的成本不超过5分钱。知名品牌没有必要为了节约这一点成本就使用工业明胶。”真正值得忧虑的是农村、小城镇,由于购买力较差,可能有大量的假冒伪劣食品被摆上货架,这就需要食品监管部门对这些薄弱地区重点监管和抽查。
只要是食用明胶就不用担心 添加了食用明胶的老酸奶是否安全?范志红表示,明胶是一种蛋白质,20年前的酸奶里就有,只要是食用明胶,就不用担心,“可以说,弹性的食品基本上都含有食用明胶”。
暨南大学食品科学系副主任傅亮也表示,食用明胶是从动物身上提炼出来,主要是蛋白,这种物质按国家标准可添加于乳制品中,“若按照国家标准添加量,食用是没有问题的。”
《广州日报》引用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专家陈晓红的话说,老酸奶、果冻里面可以添加食用明胶,食用明胶一般是从猪皮中提炼出来的。至于工业明胶,不排除不法企业使用的可能,但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去使用,因此说老酸奶不能吃有点夸张了。
至于老酸奶为什么要添加食用明胶?范志红说,“老酸奶”为了避免运输中变稀的麻烦,添加凝胶剂,普通牛奶原料,加明胶、琼脂、卡拉胶等植物胶,就可以制成凝冻状态。她表示,厂家添加明胶、琼脂等,原因是为了运输和销售方便,“无论怎么震荡都不会变成液态。”
营养价值与普通酸奶无异 其实,早在去年5月份,《南方日报》等国内多家媒体就先后以《“老酸奶”实为明胶“奶冻”》等为题,质疑老酸奶内添加了“明胶”等食品增稠剂。报道就“老酸奶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是否比普通酸奶高”做了调查和解释。
报道指出,“老酸奶”实为明胶“奶冻”,其营养价值与普通酸奶差别不大。报道援引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的话说,“严格来说,市面上所谓的"老酸奶"产品,应当叫做"酸奶冻"比较确切。”范志红认为,如今市面上的大部分“老酸奶”产品,和过去传统制作的原料纯粹的老酸奶不一样,营养安全性都没有优势,也没有特殊保健作用。
报道还引用一位乳企专业人士的话表示,“老酸奶”其实就是传统产品,用新工艺、新技术重新生产出来,从营养性本身而言,与普通酸奶是一样的。中山大学营养学系主任蒋卓勤也认为,“老酸奶”与普通酸奶营养差别不大,“目前市场上的“老酸奶”概念性炒作更胜于技术创新。
南医大二附院营养专家梁婷婷表示,“我不太推荐喝老酸奶,因为其营养成分并不高,只是口感好一点而已。”
2岁以下儿童不适合食用 至此,我们可以明确,老酸奶的营养价值其实与普通酸奶无异,添加的食用明胶只要符合国家标准添加量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老酸奶是否适合儿童吃呢?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提醒,“老酸奶”普遍含有食品添加剂,并不适合2岁以下儿童食用,有些“老酸奶”产品呈强度比较大的冻状,不能搅成液态,和果冻一样,孩子把这种酸奶冻呛入气管是很危险的。
建议少买肉冻少吃软糖 明胶是由煮过的动物骨头,皮肤和筋腱制成的,通常用来制作果冻和其它甜点。明胶可分为食用明胶、药用明胶、照相明胶、工业明胶。
食用明胶是安全的,但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在外观上没法辨认,如何避免风险,专家给出四点建议:最好买大品牌中的中高档产品,少买皮冻、肉冻、水晶肠、灌汤包等食品;买酸奶不要追求浓稠或成冻;少吃各种软糖、雪糕、冰淇淋等产品;购买价格超过同类产品平均值的产品。(中新网财经频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