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水压尘还是节约用水让施工方很难办最近,记者不断接到读者反映:正在改造建设中的弥勒县中央大街,由于车流量太大,卷起的灰尘像沙尘暴一样,行人都隐身沙尘中,由于能见度较低,过往车辆犹如在浓雾中摸索前进。
过路者 车辆行人隐身沙尘
4日下午,晚报记者来到了正在改造建设中的弥勒中央大道上。
该工程属于昆河公路改建工程。昆河公路原来横穿过弥勒县城,并且路面高于城市道路1至3米,将弥勒新城区和老城区分成了两半。从去年10月起,弥勒县开始对昆河公路进行改造并扩建,拟将其建设成为一条城市大道。为此,除了扩建外,还将昆河公路高于城市道路的部分路基全部清除,改扩建路段自国道326线(昆河公路)K1215+500M至K1222+50M,全长6650米。
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来高于城市道路的路基已全部清除降低,而新建的大道比原昆河公路至少宽了4倍。正在进行路基建设,好多地段已经在铺水稳层。
弥勒新老城区之间有两个路口,每个路口都有交警在疏导着车辆。路面上,大车、小车、摩托车、三轮车、工程车等各种车辆一排排不断地穿行着。车辆一过,卷起了一条条的黄色沙尘。数排车辆连在一起,远远望去,扬起的灰尘颇为壮观。扬尘如同沙尘暴一样,将整条路面都笼罩了起来。横过公路的行人,一下子就“隐身”了。
一位骑着摩托车从沙尘里穿出来的小伙子告诉晚报记者:最近这段时间,每次经过都是这样,在里面眼睛都睁不开。但骑摩托车不可能不睁眼,只能眯着眼睛了。这样大的灰尘,以后只能尽量少来。
曾开车经过这里的杨先生说,这里车流量大,但因为沙尘,能见度却极低,瞪大眼睛也无济于事,像在大雾里一样。每次一走到这里就提心吊胆。
施工队 洒水还是不洒水很矛盾
中铁十九局三公司昆河公路改建工程路面队承担着500米的路基施工和整段路面施工。工程队队长告诉晚报记者:“现在还属于路基施工阶段,虽然我们只承建500米,但我们出动了两辆洒水车,一辆是30吨的,一辆是10吨的。洒水车每天随时都要洒着水。30吨的洒水车拉的是河水,而10吨的洒水车拉的是自来水。因为如果拉河水,每天的路程远,只能拉两趟,为了多洒点水,只能买自来水来洒了。每天洒下的自来水至少有4车,这还是我们这500米的路段,其他两个标段洒的水就更多了。”
但是,工程队队长也表示了自己的困难,他说:“我们也希望少起灰,办公室里每天要打扫好几次,两个钟头后就是一层灰。但是今年弥勒大旱,自来水也供不上了。但如果不用自来水去拉河水,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很长,洒在路面的降尘水就更少了。”
位于弥勒县境内的太平水库是红河州最大的水库,总库容8600万立方米,在云南省也排名第八,但如今的蓄水量已降到建库56年的最低点。今年3月3日时蓄水量为938万立方米,但4月3日晚报记者前住太平水库时,已经直接将车开到水库底,蓄水量几乎仅能盖住库底。而承担着县城供水的洗洒水库,虽然总库容为1604万立方米,但3月3日的蓄水量仅523万立方米,一个月后就更少了。为了保证县城供水,弥勒县采取了严格用水措施。
在昆河公路弥勒段两旁,当地群众都载种了大量葡萄,为了浇灌,当地群众已将附近可取用的水取了个精光。面对着每天大量的水洒到公路上,事实上很多人都觉得在大旱面前,实在是可惜,特别是要把自来水洒到公路上降灰尘,那就更心疼了。
为此,当地群众戏言:没有水喝可以要命,吸点灰尘也要不了命。在保水和降尘上,目前在弥勒有将近20万人饮水都很困难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少用自来水,多吸点灰尘了!
但记者也得知,考虑到施工中的灰尘越来越大,各标段都表示考虑向业主要求增加洒水车,从远处的河水中拉水降尘,尽量少用自来水。
特 写
交警下班抖出一碗灰
有人初步估算,以每辆车每公里卷起一公斤灰尘计算,以现在昆河公路每日车流量两万辆计算,每天卷起来的灰尘至少有120吨。由于是东南风,南段路面的沙尘一飘起来就到了弥勒县城上空,半个县城也如同被笼罩在了“沙尘暴”下面。
弥勒新老城区之间有两个路口,每个路口的4个方向都至少有一名交警或协管员在疏导车辆。
晚报记者看到,执勤人员多数都戴着口罩,但也有人不戴口罩。执勤人员的口罩上都是一层灰,帽子上、衣服上也都是灰尘。由于车辆太多,执勤人员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一名执勤人员说:一个班下来,身上的衣服里可以抖出一碗灰来,脸上、眼睛上都是厚厚的一层灰。
有市民建议,等这条大道建成后,政府应该给这些执勤人员记功,因为他们每天都要站在灰尘里疏导交通。
(任锐刚 通讯员 李平 张兴党)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