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元拉起二胡,老伴儿抱着孩子听得认真 |
在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南孙村东南处,有3间破烂不堪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房顶使用塑料布覆盖,屋里很黑,一台破旧的摩托车是全家唯一值钱的家当。在这个家里,住着一对年逾六旬的老夫妻,他们无儿无女,多年来靠捡破烂和说书为生。虽然过得艰苦,但这对夫妻却收养着一个5岁的智障弃婴,日子过得简朴却充满温情。
老夫妻收养智障弃儿
4月15日上午,记者走进这个没有院墙的农家院。这是一个上世纪70年代建的院落,没有围墙,看起来很寒酸。
听见叫门声,屋里出来一位老者,后面跟着他老伴儿,热情地招呼着记者。紧接着,一个小男孩出现在眼前,流着口水,并不说话。这对夫妻是2008年定居到南孙村的,男主人叫陈天元,女主人叫王春花,老家是河北邯郸。
今年66岁的陈天元向记者讲述了他收养孩子的经历。2009年腊月的一天,夫妻二人在襄汾县邓庄一水渠旁捡到这个被抛弃的孩子。“孩子当时看起来有一两岁,身上也没有任何信息,只是看着孩子被冻得可怜。”陈天元说,由于他们没有孩子,没多想便把孩子抱回家。“捡回来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孩子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这才知道是个智障儿。”陈天元坦言,当时他也萌发过把孩子再送回去的念头,但是经过仔细考虑后,夫妻二人放弃了这个想法,“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条命啊。”
几年来,夫妻俩十分疼爱这个孩子,即使条件再差,都不亏待孩子,逢年过节都会给孩子买新衣服,平时也给他买零食。每天捡破烂回来再累,也都会逗孩子玩上一会儿。有时候,邻居和一些好心人会送来一些衣服和食物,这让老陈夫妻俩特别感激。
一家人靠陈天元说书为生
问及陈天元一家靠什么维持生计,陈天元不好意思地说:“我在老家学了一门手艺,那就是河南坠子,谁家有个红白事了,给人家上门吹拉弹唱个河南坠子,一天赚个二三十元。”
原来,陈天元打小学会了说书,多年来一直辗转各地以说书为生。谈得兴起,老陈走到里屋,小心地从墙上把包裹得十分严密的二胡取出来,又把一些不知名的自制乐器固定在小腿上,唱了一段《朝阳沟》。陈天元唱得十分认真,老伴抱着孩子坐在边上听着,一家三口看起来其乐融融。
没有演出的时候,陈天元也不闲着,他和老伴儿带着孩子,到附近的村子里捡废品。由于孩子智力发育不完全,看着同龄的孩子都进了幼儿园,陈天元十分着急,他只能在家陪着孩子一同玩扑克牌,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开心,也教孩子认识了从1到10的阿拉伯数字。
希望孩子能有个好归宿
“我们夫妻俩的身体一天也不如一天了,如果哪天不在了倒没有什么,只是苦了这个孩子,谁来照料他的生活?他又不能自理。”陈天元话语当中多了些沉重,说完便低头不语,搓着满是老茧的双手。
采访中,记者得知,由于多年来忙于生计,孩子一直没有上户。如果要上户的话,还得回河北老家,手续问题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现在陈天元最操心的是,他和老伴年龄大了,想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找一个比较好的归宿送他到福利院,让孩子有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本报特约记者 张莹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