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春4月17日电(刘文波 管清江 袁野)4月14日,吉林省珲春市敬信湿地暖风习习,成群结对的大雁和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候鸟停歇觅食完毕,陆续沿着东亚海岸线回归西伯利亚。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延边州支队珲春大队敬信边防派出所的民警吕彦鹍欣慰地对记者说:“看到候鸟们再次安全起航北飞,我们既高兴又舍不得!” 珲春市敬信湿地位于吉林省东北部,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敬信平原,有着星罗棋布的沼泽、湿地8000余公顷,辽阔、湿润、多样的环境,成为众多鸟类迁徙、繁衍和栖居地。由于与俄罗斯波谢特湾直线距离只有4公里,湿地还吸引了成群的海鸥、海雕,形成了吉林省一大海鸟景观。
尤其是每年春季都有10余万只大雁和各种珍奇、濒危的鸟类来到这里补给中转,其中丹顶鹤、白鹭等稀有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就有18种之多。随着这几年生态环境的大同改善,候鸟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在逐年大增。
4月19日天刚蒙蒙亮,位于敬信湿地的九沙坪村边防警务室里就一片忙碌景象,民警们正在为候鸟装运玉米大餐。5分钟以后,边防执勤车沿着泥泞的小路开进了湿地。三五成群的大雁不时飞过车顶,成百上千只野鸭在稻田间觅食休憩。不远处,几只洁白的丹顶鹤在湿地上空翩翩起舞。
敬信边防派出所民警张伟介绍说,10年前这里可没有这么“和谐”,大家在巡逻时经常就会发现路边有许多死伤的候鸟,村民们也经常利用春耕间隙布网捕鸟送到饭店出售,候鸟的数量骤减,最少的时候还不到五万只。2001年12月珲春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后,敬信边防派出所官兵们便自主地承担起了保护候鸟的责任。
敬信边防派出所的13名官兵平均年龄只有27岁,这些充满活力的小伙子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组成候鸟志愿者服务队为前来补给的候鸟护航。他们自费购买、投放粮食,在候鸟到来的时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来到湿地补给的候鸟提供安全保障和周到的“餐饮服务”。民警金光洙说:“到目前为止,今年还没有发现候鸟意外死亡的情况”。
每年的三四月份,敬信边防派出所就依托警务室,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保护湿地候鸟活动:印制发放宣传单、走访宣传保护法、组建爱鸟巡逻队、义务为湿地候鸟投食、巡护、制止非法狩猎,联合有关部门制止和打击投毒、麻醉、张网、下套等各种滥捕滥杀和非法买卖鸟类行为。
2002年3月底,一场大雪将整个湿地覆盖得严严实实,候鸟觅食出现困难,有的就在路边低飞哀叫。派出所的官兵们怕候鸟饿死,就自发捐款为候鸟购买粮食,投放到田野里。“我曾救助过一只大雁。”民警吕彦鹍介绍说,在2009年4月初的一次巡逻中,他发现有一只受伤的大雁趴在田间,由于吃了有毒的玉米粒,奄奄一息。吕彦鹍立即抱着这只大雁去了村里的医务室。经过悉心照料,一个星期后大雁康复,重新回到了属于它的世界。
“最让我们开心的不是救助了多少只候鸟,而是在我们的带动下,村民的保护意识一天天强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候鸟守护者的行列。”敬信边防派出所所长李慧秋说,2009年他请来专家讲解有关湿地保护和生态链的知识,村民们这才意识到,身边这片水草相连的湿地原来这么重要,大家不仅收起了捕鸟的夹子和网罩,还自发地参与到护鸟、助鸟行列。今年3月22日,珲春市委将4吨玉米投撒进湿地,“招待”补充食物的候鸟。
为了悉心照料好这些候鸟,在敬信镇四道泡、龙山湖、九沙坪等候鸟密集区域里,边防派出所民警和村民志愿者用与沼泽地颜色相近的麻袋片搭建了许多小窝棚,建起保护候鸟的“生态哨所”,设立食物投放点,近距离观察有无受伤和生病的候鸟,在重点区域设置了标识牌,提醒村民不要在附近喷洒农药和放火烧荒。为了这些远来的客人,他们能想到的,能做到的,无一漏失。
2008年4月,民警张伟在龙山湖区域巡逻中发现有一群颈部呈白色的候鸟从来没有见过,于是张伟就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经过珲春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资源保护处工作人员认定,照片上的鸟就是被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白头鹤。这位尊贵客人的出现让边防派出所的民警们兴奋不已,大家的努力不仅得到了肯定,“生态哨所”也确实发挥了作用。
敬信边防派出所所长李慧秋介绍说:“自建立了生态哨所以来,通过开展巡护湿地的候鸟、为它们投食、制止非法猎杀候鸟的活动,我们先后清理了铁夹、网罩1000余个,投放粮食10余吨,环境日益改善的敬信湿地已经真正成了这10余万只候鸟迁徙途中的"快乐驿站"。
如今,敬信湿地俨然已经成为这些北归候鸟们天然的“五星级宾馆”,敬信边防派出所的民警们就是这个天然宾馆的“保安员”和“服务员”,他们每年的这个时节都在不知疲倦的忙碌着、服务着,警徽闪耀下的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把这个天然的宾馆建成了和谐生态的名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