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大街上的城门现在仅剩下了两边用作城门基座的大块红砂岩石料。记者 杨 希 摄
浦口东门惊现明城墙地基遗址 城墙遗址暴露在土坡上 老东门遗址就在东门大街 近日,有网友在西祠网发帖称,在(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曹营关外江北福联4S店后方一座山坡上,发现一段古城墙遗址。网友推测,从现有的遗迹来看,估计不是城墙墙体本身,而是地下的墙基部分,因为附近施工,这段古城墙遗址才重见天日。
记者探访得知,经过几百年岁月的淘洗,浦口古城墙遗址早已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就连当地70岁以上的老人也没有见过城墙原有的风貌。
网友发帖称是“大发现” 西祠网“古镇东门”版有不少热衷于浦口历史的网友,4月12日,活跃在该版的一位名叫“雪域神舟”的网友发布了一则名为“有大发现,浦口城墙基遗址(东门北门之间)”的网帖,让这个版块着实热闹了一番。
网友“雪域神舟”发帖称,在浦口东门曹营关外江北福联4S店的后面有一座土坡,由于附近施工在山坡上取土,土坡横截面上逐渐显露出一段古城墙的遗址。
网友表示,这段疑似城墙的遗址暴露在外面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其实去年夏末就看见了”,但一直不知道其来历。后来,网友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推测,这段城墙“应该就是所说的驴子山上那段城墙的遗迹”。除了文字描述,网帖中还有网友“雪域神舟”经现场勘查后拍摄的照片。照片显示,疑似古城墙遗迹位于土坡横截面的上部,以往修建城墙必不可少的青砖在此已经了无踪迹,只剩下散落的石块。网友据此推断,这处遗迹“估计不是城墙墙体本身,而是地下的墙基部分”。
在网帖后半部分,热心网友还总结了浦口现存可以看到的两处古城墙遗址,一处是“南门长安巷那段”,另一处就是网友刚发现的位于4S店后方的这一处。
土坡横截面上城墙塌了大半 根据网友的描述,记者昨天下午来到城墙遗址发现处。记者发现,确如网友在网帖中介绍的那样,4S店斜后方一座土坡上的横截面上,落日余晖下一座古城墙的遗址异常明显。
城墙发现处是一座已被挖了一半的土坡,尚未被开挖的土坡表面,覆盖着茂密的树木,土坡周围已被铁栏杆围起,从别处无法上山,只有被开挖的一处缺口可以靠近。
土坡被开挖的缺口处明显是一处工地,从现场的痕迹来看,工地已经停工。工地上方,土坡被挖出一个近90°的陡崖,城墙的遗址就赫然出现在陡崖的最上方,城墙遗迹开挖后垂直的横截面上有不少沙石掉落在土坡下面。
掉落的沙石中,并没有古城墙常用的青砖,而是大块的红色岩石,在几块体积较大的岩石表面,可以明显看到残留的石灰以及人工开凿的痕迹。在大量的红色岩石中,还能找到被修整得十分工整的长方体青色石块,表面也有明显的石灰残留。
“这段遗迹暴露在外最少一年了,去年我们来时就看到了。”附近工地简易房内的工人告诉记者,这段遗迹像现在这样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工地的工人都不知道,有的猜是城墙,有的猜是古墓,虽然众说纷纭,但大家都确定这一定不是现代的东西。
市民称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 究竟是不是城墙遗址,记者在现场一时找不到答案,不过,一位附近居民很快为记者指点了迷津。
“这一段就是明城墙的遗址,少说有500年历史了。”70岁的宋老汉告诉记者,他在东门镇居住40年了,在他年轻时就听老人说,附近有古代城墙的遗址。不过,宋老汉表示,就连他这把年纪,也未能见到城墙上哪怕一块砖,只有城墙地基的遗址。
“上世纪70年代我刚搬过来时,附近有不少居民到城墙上扒石头盖房子,当时已经不见有青砖了,全是地基上的大石头。”宋老汉所说的“大石头”,就是记者在现场看到的红色砂岩。
在宋老汉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东门大街上。在走到东门大街上一处公厕时,宋老汉告诉记者,城墙的老东门就在公厕旁边。
如果不是宋老汉提醒,记者真无法相信一座古城墙的城楼已经被一条公路穿过。不过,道路两旁还是留下了城墙的痕迹。
就在此处的东门大街两旁,记者看到两边民房的基部都是清一色的红砂岩,岩石呈正方体,前后竟有近10米宽。就在红色砂岩上方的墙上,记者惊讶地发现砌墙的砖头很多就是原来古城墙的青砖,青砖上还残留有刻字。
“这些都是以前的老百姓从城墙上扒下来的砖头,我在上世纪50年代就听老人说,附近很多房子就是用城墙砖砌成的。”谈起老东门遗址,家住东门大街74岁的高老汉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附近许多老人都知道老东门遗址的位置。
这应该是东门和北门间的城墙 大多数南京人对南京明城墙非常熟悉,对于浦口城墙几乎没有听说过。“其实,浦口城墙和南京城里的明城墙有很多大同小异的地方!”家住浦口东门的姜先生告诉记者。同时,他还是西祠“南京城市记忆”版的热心网友,对浦口城墙做过长期研究,并在网上发了很多探讨浦口城墙的帖子,“我已经绕着浦口城墙走了好几圈,现存的所有城墙遗迹我都找过了。”
姜先生说,浦口城墙的建筑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城墙两侧为条石,中间是泥土和碎石;一种是城墙内外都是城砖,里面填充碎石和泥土。“浦口城墙所使用的城砖,和南京明城墙的城砖,尺寸、重量、颜色都差不多,只是绝大部分都没有铭文。”他说,这些城砖也是烧制于明洪武年间,但浦口城只是一个军事要塞,朱元璋对浦口城墙城砖的要求不高,并没有强制命令将出产地、工匠、监工的名字模印在城砖上。“不过,我也看过个别浦口城砖上有铭文的,有一块写着"正右",有一块直接就写着"浦口城",这可能是后来修缮浦口城墙时增补烧制的城砖。”
姜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浦口城墙还留着不少历史遗迹,清代光绪年间重修的中敌台现存台基以及重修碑刻一方;沧波门(朝宗门)的门洞有残迹留存,门洞两侧巨石依然屹立;附凤门被堵塞后圈入居民家后院里,保存得较为完好,其门洞高三米,宽三米,进深六米,两侧残存城墙100多米;拱极门尚留有巨石基础;另外,在浦口的东门、顶山、南门等地,还能找到一些老城墙的遗迹。
“根据地理位置判断,你们这一次报道的这段浦口城墙,应该属于东门和北门,也就是沧波门和拱极门之间的城墙!”姜先生说。
姜先生告诉记者,在刚刚公布的南京市第四次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浦口明城墙遗址”被并入第二批南京市保名单中的“浦口中敌台遗址”,并更名为“浦口明城墙遗址”。但根据他长期考察浦口城墙遗址所目睹的情况,姜先生指出,“浦口城墙整体保护状况很差,很多城墙遗址受不到重视,有的甚至被破坏!”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浦口明城墙遗址的保护。
浦口城历史上曾三次筑城 据考古专家向记者介绍,在历史上,浦口地区一共有过三次建设城池的经过。第一次,发生在隋开皇八年(588年),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当时还是晋王,他率军南下讨伐南陈政权。屯兵浦口东门时,杨广命令将士在这里筑造了一座土城,史称“晋王城”,但据史料记载,“晋王城”其实名不副实,它只是一个土围子,简陋无比,很快就废弃不用了。到了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驻防抗金前线的宋军在“晋王城”的遗迹上,又建了一座用于军事防守的土城,并命名为“宣化镇”,也称作“宣化城”。浦口第三次建城,是其大规模筑城的开始。史书记载,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后,有一次巡视江北,发现浦口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军事价值十分突出。洪武四年(1371年)八月,朱元璋命指挥丁德修筑浦口城。建成以后的浦口城周长达16里,设5座城门。 (记者 卢通 于峰)
作者:卢通 于峰 (来源:金陵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