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在太原市桃园路的PM2.5监测仪 |
今年全国“两会”上,热得发烫的环境专业术语PM(细颗粒物)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我省有没有开始监测?”“数据什么时候对外发布?”“PM2.5的来源有哪些?”去冬以来,不少读者致电询问山西省开展情况。4月上旬下午,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温彦平站长告诉记者,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分为大粒径颗粒物(粒径在11微米-100微米)和可吸入颗粒物(粒径10微米,即PM10)。可吸入颗粒物又分粗颗粒物 (粒径在2.5微米-10微米)和细颗粒物(粒径2.5微米,即PM2.5)。
温彦平说,早在去年6月,太原市就被列入全国首批26个PM2.5监测试点城市,同年8月起,监测站就在桃园监测点开始试行监测,到去年年底时,又在晋源和坞城两个监测点位增设了PM2.5监测设备,并投入试运行。
据了解,目前太原市已安装的3套PM2.5监测设备,2套为进口,1套为国产。作为一项新的监测内容,去年还专门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在试运行过程中不断对设备进行调试。温彦平说,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PM2.5监测数据都会有变化,要掌握其规律,就需要大量数据积累。PM2.5的监测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相关数据研究情况将会向社会公布。
PM2.5是如何形成的?温彦平告诉记者,就这一问题,他们已和省监测总站、太原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一个"太原市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课题,目前还处于采样、研究阶段。北京市近期公布了PM2.5源解析情况,数据显示,来自周边地区的占24.5%、机动车排放占22%、煤炭燃烧排放占16.7%、工业喷涂占16.3%、扬尘占16%、农村养殖占4.5%。
对于PM2.5监测数据发布时间,温彦平表示,太原市将按照省环保厅的统一部署,开展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的监测,最晚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前,向社会发布对PM2.5的研究性监测数据。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仅美国和欧洲个别国家开展了PM2.5的常规监测,美国也是于2007年才开展此项监测,至今不过5年。北京、上海等地是国内最早开展此项数据监测的城市,时间可追溯到2006年,获取的数据仅供研究使用。
治理PM2.5分三步走
第一步: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监测;
第二步:对113个重点城市开展PM2.5监测;
第三步: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记者 张隽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