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为马尾海战遗留下来,或能为“清王朝进口劣质武器”说法提供佐证
本报讯(记者 张树福 通讯员 潘浩 曹瀚真文/图)前日,福州马尾琅岐镇凤窝村村民朱先生无意中挖到一枚直径25cm,长约70cm的炮弹。昨日,据专家鉴定,这枚炮弹系德国百年前生产的克虏伯炮弹,可能是马尾海战中遗留下的。
据村民朱先生介绍,由于连日阴雨天气,他家后院的沟渠被堵。前日上午,他们一家人正在挖沟通渠,没想到挖着挖着发现土质地表有一铁疙瘩。认真一看,朱先生顿感不对劲:“是炮弹”,遂赶紧报警。
马尾琅岐边防派出所马上组织民警赶往现场。民警到场后发现,围观的人很多,考虑到炮弹情况尚不明朗,民警马上拉起警戒线疏散群众,并对未挖完的沟渠进行挖掘搜查。不多时,这枚布满锈迹、保存较为完好的炮弹被挖出。随后,民警将炮弹小心翼翼地搬运到附近一处空旷田地上。
该炮弹是克虏伯炮弹 疑是马尾海战遗留下的
昨日,经马尾武装部的专家测量鉴定,这枚直径达25cm,长约70cm的炮弹系清代年间德国制造的克虏伯炮弹,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据专家介绍,克虏伯炮弹主要的特点是“环绕炮体的凸起小青铜片”。
专家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抵御外国侵略,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从1871年到1902年,共向德国购买6793门各类型、各种口径的现代后膛(带膛线)的海岸炮克虏伯大炮。在马尾及其周边的多个炮台上,如亭江炮台、魁岐炮台、长乐的象屿炮台等炮台上,主炮很多是克虏伯大炮。
“应该是马尾海战留下的。”专家说,马尾海战也称中法马江海战,是中法战争中的一场战役。1884年(清光绪十年),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舰6艘侵入福建马尾港,停泊于罗星塔附近,伺机攻击清军军舰。清政府奉行“彼若不动,我亦不发”的方针,最后导致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据专家介绍,据当时的史料记载,马尾海战发生后,沿岸的海岸炮曾对法国军舰发动炮击,所以这炮弹应该是当时炮击法国军舰遗留下的。
之所以成为“哑弹”可能和质量有关
专家称,这枚炮弹的发现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可以从中研究当时马尾周边炮台装备的克虏伯大炮的一些情况。
专家还说,这枚炮弹应该是已经发射出去后没有爆炸留下的。
为何这炮弹会成为“哑弹”?专家表示,根据当时流行的一种说法,很多从外国进口的武器都是劣质武器,打出去就成了哑弹。“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争议。”专家说,之前在长乐也发现过这样两枚炮弹,也确定是马尾海战遗留下的,也未引爆,如果能深入研究,或许能为“清王朝进口劣质武器”的说法提供一些佐证。
不过,经专家鉴定,该炮弹表面腐蚀严重,已无引爆可能。考虑到安全问题,不能随便藏放,已将该炮弹做了相应处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