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区:农技服务进大棚 农民吃了定心丸
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29日电(记者刘阳)“你这个覆膜还得多扎几个孔,不然发酵的养分出不来!”内蒙古包头市农民祁俊峰本以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但还是被高级农艺师其日格“挑出了刺”。
其日格这段时间忙得“脚后跟打了架”,作为包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派出人员,他负责九原区哈业胡同镇上千座大棚的农技跟踪服务。“我们这个地方土地肥力很薄,农民种玉米、马铃薯,收入太低,按常规方式搞大棚,产量跟不上,所以只能靠高垄覆膜、膜下滴灌、蜜蜂授粉等技术手段发展高科技大棚。”
改良盐碱、沙化土地,发展高科技设施农业,是内蒙古西部地区探索出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方向。记者日前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地采访时发现,广大农民在对这项举措普遍表示欢迎的同时,担心技术水平跟不上,最终“出力不得好”。
祁俊峰的担心终结于当地政府给他吃的一颗“定心丸”:包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派其日格到哈业胡同镇担任镇长助理,专职为农民“答疑解惑”,指导大棚种植。
祁俊峰将他的近20亩土地流转给包头市万科现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待这个公司改良土壤、建起设施农业后,他又承包了3个大棚。“一个棚一年收入3万多元,比种玉米强多了。”祁俊峰说,“新技术讲究有机种植,蔬菜摘下不洗就能吃,根本不愁销路,不少城里人还来这儿摘新鲜的。”
记者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西耙栅乡前不塔气村见到靳福民时,他正忙着给黄瓜秧喷洒一种叫“生命素”的营养物质。“村上的农技干部说了,这个东西好,能提高植物抗性,增加产量。”老靳告诉记者,种大棚蔬菜,多亏了农技专家的指导,不然自己都不知从哪儿干起。
在干旱、半干旱土地上发展设施农业,推广核心农技、培训农民正确操作农技,是保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为了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渴求,内蒙古于今年4月初启动“1+1+1技术服务模式”,由自治区1名首席专家、盟市1名专家、旗县1个推广团队组成服务团队,深入到每个嘎查(村)的田间地头,着力推广因地适宜的农业技术。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到走进设施大棚操作现代化设备,对农民来讲是一个挑战和转型,其中困难很多,这就需要农业主管部门加大推广和培训力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赵存才说,今年内蒙古将组织1万名科技人员下乡,让每户农民享受到“1+1+1技术服务模式”。
作者:刘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