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加好友”、“能看相册、日志”、“22元即可非好友查看”……一些网店明目张胆兜售起社交网站的“偷窥”服务,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近年来,社交网站已成为网民结识和联络朋友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个人信息保护存在漏洞,社交网站竟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温床”。
个人主页信息被随意买卖
“最近,总有一些陌生人在社交网站上要求加我为好友,并频繁访问我的主页,这让我担心主页上的个人信息已被窃取。”网友余小姐说,以前办理购物卡、填写促销问卷时都会注意保护个人信息,没想到社交网站也开始“危机四伏”。
社交网站用户常通过发布照片、日志、留言等联络亲友,因此用户主页上的信息多为真实信息。鉴于网络交友存在信息泄露风险,网友通常要对“好友”进行验证,互为好友后才能浏览对方主页。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店明目张胆地兜售“非好友查看”服务,宣称不需要通过对方验证,即可直接查看个人信息。
记者向一家兜售“非好友查看”服务的网店支付了22元人民币,要求查看某社交网站A账户的联系方式、日志等。五分钟后,该商家提供了B账户的一组账户名和密码,供顾客“体验效果”。记者通过B账户登入,可进入A账户的主页,其照片、电话号码、电子邮件等仅对好友开放的个人信息均一览无余。此间,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A账户始终没有收到任何系统通知。
法律不健全 维权费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社交网站用户数量已达2.44亿,社交网站用户占网民总数的47.6%。社交网站个人信息保护关系到数亿网民的信息安全,如没有完善有效的监管措施,网民的个人信息容易成为网上叫卖的“商品”。
专家认为,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涉及对社交网站、交易平台和网店经营者三方的监管,需通过法律途径规范其行为,如出现泄漏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况,应向受害人支付惩罚性赔偿。
然而,网络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根本解决,仍然有赖于立法的不断完善。互联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魏武挥认为,由于有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实际操作中,遭遇信息泄露的用户仍然存在维权难的问题。普通用户取证费时费力,赔偿标准也难以确定,往往还要倒贴律师费,一般情况下也就“忍气吞声”了。要提高对网站运营商的震慑力,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引入惩罚性赔偿,督促其重视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