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薛村矿二采区:勇闯薄煤层“禁区”
2012年05月02日10: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全国工人先锋号”冀中能源薛村矿二采区记事
他们没着眼于征服,他们只想达成梦想:面对薄煤开采这一世界性难题,不畏惧、不退缩,依靠过硬作风、依靠技术创新,从石头缝中抠“乌金”。
今年1月,这支团队创出在薄煤层月进358米、产煤11.7万余吨的佳绩。但在专家眼里,他们不只多挖了几块煤,而是作为开采“先锋”,为薄煤综采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这支团队,就是近日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薛村矿二采区。
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到薄煤层“禁区”挖资源
2010年,二采区负责的94702薄煤综采工作面安装之初,能不能适应矿井地质条件,能不能驾驭好新设备?个别干部职工思想上存有疑虑,而疑虑背后,隐藏着深深的畏难情绪。
这种畏难情绪并不难理解。94702薄煤综采工作面煤层厚度为0.9米-1.4米,开采面临煤层薄、采高低,作业空间小,工作条件恶劣,回采效率低,职工劳动强度大等困难。正是因为存在上述种种难题,薄煤层多年来被称为“禁区”。
然而,如果不能挖掘薄煤层资源,薛村矿将有350万吨煤炭无法开采。进一步看,薛村矿已开采53年之久,资源日益匮乏,能不能有效利用储量比重很大的薄层煤,直接影响着矿井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你不怕困难,困难就怕你。陈侠现年32岁,已成为二采区区长。“不能只采那些好采的资源,光吃肥肉、不敢啃硬骨头。”陈侠说,必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到薄煤层“禁区”挖资源。94702薄煤综采工作面投入安装时,正赶上薛村矿人员紧张,二采区毅然打破由安装队安装的常规,自己将任务承担下来。陈侠与技术员缺乏安装成套设备的经验,但在困难面前,他们没有退缩,实行“双跟班”制度,正常跟班同时加配一名技术员;坚持到现场调查、现场商议安装计划。为保证工作面顺利安装,陈侠等人吃住在一线,坚持每天班前会布置当班任务,每日下井盯在现场指挥安装。
“挖煤这活儿,不能掺半点假劲,想干出点名堂,必须咽常人难咽的苦。”张爱兵这样说。他,二采区副区长,工作面安装的主力队员。多少个攻坚之战、多少个不眠之夜,现在谈及此事,他仍记忆犹新。当时,张爱兵白天在井下安装设备,晚上经常睡不踏实,满脑子都在理设备安装的思路。他最害怕的事情是半夜电话铃响,并不是怕扰了美梦,而是担心电话那头的困难无法解决。
困难还是来了。自移式桥式转载机是薛村矿第一次投入使用,而且是自主研制设计的,体积大、部件多。另外,各部件形状相似,但规格各不相同,一旦拆开、容易混淆,安装非常繁琐。这,对专业安装队来讲都是难题,更何况“业余队伍”。几天几夜的冥思苦想,张爱兵等人终于想出了办法,拆卸设备时对每个部件按顺序进行编号,往井下运输部件,也按照编号顺序运输,在安装过程中反向有序安装,避免现场部件堆积、影响生产。
通过刻苦努力,二采区队员克服了一个接一个困难,不仅一次安装试车成功,还比原计划提前10天完成任务。
积极推广薄煤综采自动化采煤技术,提高职工素质,使用好新设备
近日,笔者乘坐罐笼、穿过巷道,来到位于地面 510米以下的94702薄煤综采工作面。笔者曾去过冀中能源邢东矿1126采煤工作面,与那里4.5米高的采煤面相比,此处齐腰高的采煤面实在有些“憋屈”。“过去,大部分操作工作都需手工完成,职工在充满煤渣的岩石间弯着腰干活,疲惫不堪。”陈侠介绍,2010年以前,薄煤采煤工艺落后,采用炮采、高档普采,生产效率低且安全性差。
现在,笔者在94702薄煤综采工作面看到,技术人员只需坐在工作面500米以外的操控室点点按钮,割煤、推溜、移架、装煤、拖缆和运输等生产流程便自动完成。“每块新采出的煤,都闪耀着科技的光彩。”韩卫良这样说。他,二采区技术员,主要负责技术创新、设备运行等工作。克服生产效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归根结底要走技术创新路线,他们大胆引进了极薄煤层采煤机新技术,2010年在931302一座煤工作面成功开采,填补了冀中能源集团一项技术空白;去年底积极推广薄煤综采自动化采煤技术,实现了无人化开采,确保井下生产高产、高效和安全。薄煤回采率由高档普采时的68%提高到98%。“新设备新工艺必须很好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效力,而这,关键在职工素质。”李平力这样说。他,二采区技术员,主要负责设备运行等工作。他经常在井下对操作工进行现场培训、讲解、演练,让他们具备了熟练进行自动化操作、日常故障查处的能力。今年二月中旬,远程操作室视频监控主机在正常状态下,时常出现死机、丢失程序现象,对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李平力与其他技术人员连续下井,细心观察每个用电设备运转情况。几天后,他们查出了原因,个别机电设备的保护动作造成移动站断电。对症下药,他们加装了一台具有自动蓄电功能的不间断电源,杜绝了监控故障的重复发生。故障排除了,其他技术人员也得到了一次锻炼。
二采区青工占员工总数60%以上,其业务能力高低决定着整个采区操作水平的高低。他们特意针对青工实施了“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充分发挥老技术工人的传帮带作用,积极组织老工人与技术薄弱的青工结成“师徒对子”。孙金录,二采区一名普通采煤工,25年来,带徒40余人,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成了劳模、技术状元。而他,仍默默奉献在生产一线传技带徒。前段时间,二采区招收了一批新工人,有个青年个头不高、力气不大、业务能力不突出,曾闹着辞职回家。二采区干部通过积极沟通,决定由孙金录带他。望着满脸皱纹的老师傅,年轻人红着眼圈,向他深深鞠一躬说“今后一定要好好干”。在孙金录言传身教下,他进步很快,技术操作水平迅速提高,时间不长,就成为了骨干队员,并被薛村矿评为“四好职工”。
开动脑筋、下硬功夫,强化动态管理、抓好现场管理,做好安全工作
“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对于奋战在井洞最深处、茫茫煤海中的人来讲,更是如此。因为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安全工作成了煤炭行业突出的“特点”。为做好这项工作,二采区充分开动脑筋、下硬功夫,强化动态管理、抓好现场管理。
安全生产,你管我管大家管才安全。二采区打破过去由班组长自己进行安全确认变为全员进行安全确认,人人来念“安全经”。“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刘峰这样说。他,二采区一名普通职工。94702薄煤综采工作面试生产时,跟机自动化割煤过程中,个别支架移架步距达不到规定要求,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细心的刘峰观察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展开检查,拿着万用表查架间连接器信号传输情况、查电液控主机到支架间的通信电缆信号传输情况、查跟机参数等,结果是一切正常。但他没有灰心,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再查相关机电设备,整整用了6天时间,终于查出是支架配套的光纤耦合器存在缺陷。二采区马上更换了一批新型号光纤耦合器,机器恢复了正常运转。
在现场管理环节,二采区坚持干部跟班制,重点抓安全工作方针、操作规则等在现场作业中的落实。肩负装满“责任”二字的沉重担子,陈侠一刻都不敢大意,因为稍有疏忽,隐患就可能从眼皮子底下溜走。今年年初,陈侠跟中班。快下班的时候,他再次到工作面进行检查,到溜子道时突然发现前面淤煤多,拉煤吃力,电机声音不对。他跑过去一看,溜子有一部分出现了坏损,一开煤就往外漏。值班的职工还在开动着溜子,严重违反了操作规则。陈侠急忙喊:“住手,电机多热了,烧了电机咋出煤?电机发烫,还存在引燃瓦斯的危险。”接着,他和职工一起清理溜子里的漏煤,将溜子修理好,这一干就是16个小时。之后,二采区专门对职工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培训。
富有开创性的管理制度带来的硕果是:截至目前,二采区已实现安全生产2451天,在薄煤工作面安全产煤100余万吨。 (来源:河北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