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狮王”:希望有属于自己的狮头博物馆
新华网台东5月3日电(记者 田野 任沁沁)当黄俊然坐在面前的时候,你很难把他和艺术联系起来,身体强壮、声音洪亮、为人豪爽。初次接触,你会以为他做“狮头”只是偶尔的兴趣。
走进黄俊然在台东县长滨乡的家,悬挂在墙上的巨型狮头面目威严,有的甚至有些狰狞。屋里上百个狮头只是他“藏品”的一部分。从24岁开始到现在,黄俊然已经做了36年狮头。“我现在有300多个狮头,千金不换”。
在家中一块20余平米的空地上,黄俊然每次做狮头,先把构思变成黏土模型,然后是塑模、贴纱、贴纸,从模具表面剥离出来的牛皮纸就是“狮头”的雏形,再往下是上色、点睛。
他制作的最大狮头直径超过两米,重量150多公斤,需要10吨黏土。他说,制作狮头的时间,依据大小,从一个半月到一年多不等。
为了把狮头做得更好,黄俊然先后拜了七个师傅。他曾前往大陆的广东,还走访了新加坡、缅甸、越南等地保留舞狮传统的华人社区,现在可以津津乐道“粤狮”和“闽狮”的差异。
他还去动物园观察狮子,从制作材质和方法上打破陈规。为了让狮子的表情更丰富,他把自己的职业齿模制作技术应用到狮头的制作上来。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黄俊然为当地人熟知,台东人叫他“狮王”。他的作品曾经出现在高雄美术馆、台北中山纪念馆,还应邀参加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工艺比赛并获奖。
他乐于和记者谈起跟“狮头”有关的故事:老婆在背后默默的支持,大儿子继承了他的事业,他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到他制作“狮头”的坚持和热情,还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去大陆展出。
“它们在这里太委屈了。”他指着挂在墙壁上的狮头说,“希望有一个机会能够去大陆交流。”
黄俊然最盼望的是在台东开设属于自己的博物馆。他说,台东是台湾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多元而丰富,希望自己的“狮头”能够拥有一席之地。
“我会一直把"狮头"做下去,直到用尽最后一分力气。”他说。
作者:田野 任沁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