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全身肌肉萎缩,只有手指能动;他随时可能因为心脏麻痹而失去生命,但是他却努力地追逐着音乐梦想,他用劳动实现着价值,他用自己坚强的毅力,不懈地续写着人生,用残缺的身体一次次地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他叫刘谦,28岁,晋城市阳城县河北镇土孟村的残疾青年。“我在和时间赛跑,我想在离开人世前,给人们留下点什么。”刘谦说。
追逐音乐梦想在家乡小有名气
8岁时刘谦被诊断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从此,父亲开始带着他四处求医。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但他的病丝毫不见好转。
16岁时刘谦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不能行走。他辍学回家,为了给家里减轻些负担,就在镇上卖起了烧饼。在这期间刘谦用自己赚的钱买了一台录音机。白天忙完,晚上他就躺在床上听歌。音乐成了他最好的伙伴。此后,他开始向当地的音乐老师请教乐理知识,并利用闲暇时间练习唱歌。
2005年,刘谦在朋友的陪伴下,第一次迈出家门,到太原追逐他的音乐梦想。可是,现实的打击接踵而来,首先是房主不愿意把房子出租给残疾人,刘谦只好和朋友住在一起。然后是找工作屡屡碰壁。
刘谦在朋友的帮助下,一连几天坐着轮椅奔波于太原大街小巷的酒吧、迪吧、歌厅,但工作没有找到,还遭到不少白眼和冷嘲热讽。“我真是不甘心啊!就这样回去,怎么对得起家乡的父母?”刘谦开始面对现实,考虑如何在太原生活下去。他卖掉了自己的手机,拿着卖手机的300元钱,到批发市场买了些鞋垫、袜子之类的东西摆起了地摊。每天晚上6点出摊,深夜1点收摊,一天可以赚十来块钱。
开始他还有些不习惯,主要是怕别人异样的目光。一段时间后,他慢慢变得能接受了。“我的钱赚得堂堂正正,是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得来的。”虽然收入只够勉强维持生活,但刘谦收获了离开父母后的第一桶金,也收获了自信和尊严。
2006年,刘谦又去了北京,参加过残疾人艺术中心和中央电视台非常“6+1”的面试,虽然没有入选,但得到了考官的肯定。
之后,他不断地参加各类歌手大赛,赢得了一定的荣誉,在晋城市和阳城县也开始小有名气。
办起自己的工厂招残疾朋友打工
正当刘谦感到梦想向自己靠近时,家里的不幸让他的生活更为艰辛。2007年年底,刘谦的父亲在交通意外中去世,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弟弟妹妹都小,母亲又是农村的家庭妇女,为扛起家庭的重担,23岁的刘谦把唱歌的梦想暂时放在一边,只身前往阳城县城打工。
为了让老板接收自己,他从免费给人看店做起。因为是保健仪器店,不光得开关机器,还得懂专业知识。刘谦白天看店,晚上学习。一个多月后,老板觉得他很实在,也很细心,就把这个店交给他看着,每个月还给他400元钱的工资。
他把300元捎回家,自己每天都在店里做饭吃,几乎没买过菜,而每次给母亲打电话时却说,“我这里很好,每天都能吃肉。”
后来,刘谦认识了一位土特产公司的老板,他开始兼职做销售,一边看店一边销售土特产。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提拔成了团购部经理。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拼命干5年,建立人脉资源和经济基础,学习企业管理,然后拥有自己的工厂。“我想让残疾朋友到我的厂里上班,让他们都能通过双手养活自己。因为我明白作为一名残疾人自力更生是多么不容易。”刘谦说出自己建厂的目的。
他只用了3年就完成目标,建起了自己的粮食深加工厂,并如愿把自己的残疾朋友招了进来。“他们需要一个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刘谦说。
生命结束前想为家人朋友做些事
眼看生活有了起色,刘谦的病情却越来越重。他全身肌肉都开始萎缩,只有手指还有些力量,饮食起居都得靠母亲来伺候。“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还能持续多久。”刘谦说,自己常常感到时间紧迫,他想在大脑和心脏萎缩前,为家人和朋友做些实际的事。
每天早上7点,刘谦准时起床,在母亲的帮助下,在电脑前浏览国内外新闻。吃过早饭,他就让人用轮椅把自己推到工厂,查看工厂的情况,在工厂办公。每周还有一两天,他会让司机开车带着他到处跑业务。“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一家业务单位的老板说。
现在,刘谦每天最重要的事是将自己的业务和经验教给弟弟,他希望如果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弟弟能继续自己的事业。刘谦的弟弟今年20岁,也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症,只是病情比刘谦稍微轻一些。“我和弟弟都不会放弃,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哪怕就剩一根手指能动,就是躺着也要把这个加工厂做好,不辜负那么多人的期望。”刘谦说,他和弟弟都会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活着的动力不仅是为了妈妈和妹妹,也为了他们的残疾人朋友,更是为了曾经帮助过关心过他们的好心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