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市郊的一个主营批发中国纺织品的商城。中欧经贸合作的日益深入,将促使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欧洲月”凸显全方位外交
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和刘延东,中国高层4月密集访欧,所有到访国家各有代表性,比较全面和平衡。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的利益关注,另一方面凸显了多元的全方位外交战略
4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启程访欧,为期9天。至此,他成为本月第四位前往欧洲访问的国家领导人,4月份遂成中国外交的“欧洲月”。
据外交部消息,李克强此访将应邀前往俄罗斯、匈牙利、比利时和欧盟总部。在他到达俄罗斯的第二天傍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离开欧洲之行最后一站波兰,结束了对冰岛、德国、瑞典等国的访问后,回到中国。而此前的4月中旬,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分别访问了英国、欧盟总部等国家和组织。
“今年4月是历史上中欧高层交往最密集的一个月,凸显了更全面、更平衡的全方位外交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主任崔洪建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四位国家领导人的出访行程安排,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相较以往,“今年对欧外交更重视欧盟主体框架下的多样性”。
夯实经贸为要
此间有评论认为,李克强此访是外界观察其国际视野、政治智慧、经济观点、外交理念和个人风采的重要机会。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以来,李克强的履历背景一直引人关注。
生于1955年7月的李克强拥有北京大学法律系教育背景且于之后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此前出访足迹遍及欧、亚、非多国。2011年,李克强在出席香港大学百年校庆并发表演讲时,曾用英语进行约2分钟的发言,这在中共高层领导中并不多见。港大副校长李焯芬就此评论,该校是以英文教学的国际化大学,副总理以英文演讲,是“体贴”听众的表现,是考虑“非常周全”的做法。此举让各界对其外交风采寄予期待。
就李克强拟出访地来看,第一站俄罗斯与中国互为主要经贸合作伙伴;匈牙利是中国在中东欧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该区域最大进口来源地;比利时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七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
“经贸无疑是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中欧、中俄关系发展的首要内容,夯实了经贸,就夯实了双方关系的基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将此访视为推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一步。
俄罗斯是李克强就任副总理以来第一次到访。“普京即将上任总统,中国也面临换届,双方领导人的会面有利于相互了解,增进互信。”陈凤英说。
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访俄是今年两国重要高层交往之一,是俄罗斯总统大选后中国主要领导人首次访俄,对新形势下全面深化中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此访主要目的是加深了解、增进互信、扩大共识、促进合作。”并将取得进一步推动落实中俄关系未来10年发展规划等预期成果。
“与中美、中欧等经贸关系相比,中俄经贸合作的物质基础不够强大,经济互补主要集中在能源、自然资源等方面,需大大加强经贸合作丰富程度,拓展合作层次。”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则认为,促成并实施重大项目的合作与开发、加强高科技领域合作应是当前中俄关系至关重要的两个问题。
寻求更大利益交汇
按照行程,李克强将于4月30日至5月4日对匈牙利、比利时和欧盟总部进行访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此访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向西方开放,寻求更大利益交汇。
欧盟总部是李克强此访的重点之一。欧盟连续多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现为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经济室主任陈新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分析认为,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和巨大的内需市场将吸引欧盟更多关注,成功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将对欧洲走出债务危机漩涡提供外部动力。
访问期间,除了双方领导人会面,他们还将共同出席中欧城镇化高层论坛和中欧高层能源会议。城镇化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欧洲城镇化率已达72.6%。显然,双方在该领域的合作颇具潜力。
匈牙利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是中国企业最集中、投资最多的中东欧国家。2010年中国成为匈牙利第三大贸易伙伴,访问期间,双方将签署金融、中小企业合作、农业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合作协议。
此前,中国银行在匈牙利成立了中东欧地区的第一家中资银行,并于2012年3月开设了第二家分理处。华为、中兴等公司也较早进入该国,前者还将匈牙利作为在欧洲的生产基地之一和主要备件库。2010年,烟台万华实业公司并购匈牙利Borsodchem 公司,名列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10大成功并购事件之首。
“匈牙利是中国企业进入中东欧地区乃至欧盟的桥头堡和主要桥梁。”陈新说,这些成功投资案例为中资企业进入匈牙利以及中东欧地区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匈在化工、医药、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等领域存在合作空间,在基础设施以及金融领域也存在合作可能,将成为双方合作的潜在增长点。
比利时作为欧盟总部所在地,是欧盟六个最早创始国之一,是欧洲中小发达国家的代表,天然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西欧的“十字路口”。陈新说,李克强此访有望拓宽双方在制药、信息通讯技术、航空运输以及金融领域的合作空间。
全方位外交
分析本月4位国家领导人的欧洲行程,崔洪建将刘延东、李长春之行评述为“启动中欧关系的"第三支柱",在经贸、政治对话合作外增强人文交流与合作。在以往所注重推进的政府关系基础上,丰富了社会对社会、人文对人文的多层关系,凸显近年来中国全方位外交的战略思维。
除此之外,在他看来,全方位外交更应体现在所有行程设置的“更全面、更平衡”特点上。“以往的外交更集中于欧盟及其成员国中的大国关系,而温家宝与李克强的行程中,对一些传统的、相对边缘化的欧洲国家予以关注。”他认为,这显示了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格局变化情况下,中国处理复杂问题的外交能力。
具体看来,冰岛作为温家宝欧洲行的第一站,从传统意义上“或许不应作此安排”。但是,金融危机以来,冰岛首先遭受打击,中国企业在该国的投资遭遇一些媒体恶意批评。温家宝到访显然可以答疑解难,有助于双方更好合作。另外,崔洪建指出此访的重要意义还在于“示范作用”:冰岛是最先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欧洲国家,并首先与中国进行自贸协定谈判。“这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在意识形态上抵制中国的国家,是个示范。”
在陈凤英看来,温家宝之行与李克强的行程“互补,安排得很完美”。从地理位置上相互穿插兼顾;从结构上,都是三个欧盟国(组织),一个外围国家,围绕欧元区,并进一步推动传统关系;从合作上,每个国家各有侧重,经贸、政治等特点均衡。
“温家宝所访问的德国,是欧盟实力最强的成员国,对推动整个欧盟关系有重要意义。李克强到访的俄罗斯,虽非欧盟成员国,但是金砖国家的强国,和中国关系良好,并且他到访欧盟总部同样旨在推动中欧关系。”沈骥如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因此,沈骥如认为,所有到访国家不存在重要与否的差别。它们在四位国家领导人的行程安排中,各有代表性,比较全面和平衡。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利益关注;另一方面凸显了多元的全方位外交战略,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当然,中欧关系目前仍有难题待解。“首先,目前欧盟内部面临一些问题,如欧债危机的影响仍在发酵,需要中国加以支持;其次,欧盟也是对中国反倾销的主要发起者,近年来在国际事务中常下先手棋,试图加强对中国的影响,这一点也不容忽视。”王逸舟指出。
因此,他建议当前的中欧关系应避免所谓双重性。一方面,欧洲希望中国在欧债问题上施以援手,是提升中欧关系的契机;另一方面,欧洲不应设置人为障碍,拒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更不能搞贸易保护主义。 (记者 张蔚然 赵杰 / 实习记者赵佩文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张蔚然 赵杰 赵佩文对本文亦有贡献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