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何清平)“在看守所的这一个月,真是度日如年。”丰都县看守所里,丰都农机局原局长张某悔恨写下4000多字的谏言书,深度剖析农机补贴领域腐败成因。
5月8日,丰都县检察院向本报披露了这份谏言书,以期对全市农机领域敲响反腐警钟。
农机局长收好处费:一台农机3000-6000元
日前,丰都县法院以受贿罪判处丰都农机局原局长张某有期徒刑十二年。至此,他才明白是“好处费”害了自己。
说起这好处费,张某直到被批捕还理直气壮:“推广农机那么辛苦,我觉得收取些辛苦费是应该的,反正对农民没造成损害。”
原来,重庆某农机销售有限公司的赵某某为了推销自己经营的收割机,上门找到这位张局长寻求关照,并承诺,根据机型的不同,每销售一台农机,该公司就给予丰都县农机局相关人员3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好处费。于是,在向农民推广收割机时,张局长有意将重心放在了该公司的机型上。当年底,赵某某果然向张某送来了1万元好处费。
这是张某第一次收取好处费,发生在2005年。但此后直至2011年4月案发,张某先后单独或伙同收受重庆某农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曾某某、重庆某农机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的赵某某、重庆某拖拉机有限责任公司的黄某等人好处费397100元。
直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张某才明白自己的行为已触犯了刑法,悔不当初,并满怀悔恨写下了4000多字谏言书。
痛陈农机补贴四大漏洞
谏言书中,张某痛陈农机补贴存在的几大漏洞。
漏洞1:信息不对称,农民常被忽悠
农机补贴的对象是农民,由于补贴目录名目繁多,农民很难全面了解。而企业对农机补贴产品目录、型号、规格、补贴标准、产品价格、兑现流程却非常熟悉,农民只能在企业“叫卖式”的宣传中了解补贴情况,常被忽悠。
漏洞2:价格虚高,农民难得实惠
农机补贴标准每年由企业申请,市农机办进行审核和价格约谈(招标)确定,再发布补贴目录。由于市农机办掌握着产品是否进入补贴范围、产品价格、补贴标准等绝对权力,就成了农机生产厂家的“攻关”重点。“攻关”成功后,农机价格往往“虚高”,农民难得实惠。
企业在推销中之所以以“推广宣传费”“推广奖”等名义大给区县农机部门好处费,也就有了底气。
漏洞3:企业虚报农机补贴
农机补贴资金属国家财政资金,享受对象是购机农民和农业服务组织,兑现发放理应是政府行为,由国家公职人员进行。但是,现行的兑现方式是企业、经销商在销售机具时,以差价购机方式进行兑现,由经销商完善补贴兑现手续,农机、财政部门等凭经销商提供的手续资料将农机补贴资金拨付给企业。这样,就出现企业钻政策空子,采取找农民身份资料虚报农机补贴等现象。
漏洞4:考核“指挥棒”偏向
从2007年开始,我市将农机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对加快农机发展起到了“指挥棒”推动作用。但由于该考核主要注重农机推广数量的增长,忽视了农机的使用效果与因地制宜实际,出现了为推广而推广的情况,造成农机闲置。
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
针对该县农机局原局长落马案件,丰都县检察院提交了一份检察建议,认为监督缺位,难堵农机领域贪腐漏洞。为此,建议从制度、规章、人员等各方面,加强对农机局等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对农机局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应该经常进行检查,特别是农机补贴申报和农机局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检查。目前,该建议得到了丰都县主要领导的批示,正在办理落实。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